日前,記者接到通城縣雋水鎮(zhèn)市民報料,稱該鎮(zhèn)闊田小學四周有很多墳墓,校園成了墳場,大煞風景,希望有關單位管一管。
5月29日下午,記者在闊田小學看到,學校正大門口有9座墳墓呈直線排列,在學校四周共有21座墳墓呈圓形環(huán)繞,一些墳堆上飄著紅紅白白的塑料花。
“清明節(jié)以來,經常有人在學校門前松土,整修墳墓,校園四周祭祖掃墓的人也絡繹不絕,隨處可以看到塑料花、紙錢。”學生家長吳中秋很擔心也很氣憤,她的小孩讀三年級,每天不敢獨自一人上學,更不敢到學校玩耍。
“學校周邊這么多的墳墓,不僅煞風景而且很恐怖,特別是對學生心理造成很大傷害,學生在教室往窗戶外面一看到處都是墳墓,還能安心上課嗎?希望墳墓盡快遷走。” 吳中秋說。
據(jù)闊田小學附近的居民介紹,這些墳墓是歷史遺留問題,在1959年學校建起時,墳墓已經在學校的周圍。學校所在的通城縣雋水鎮(zhèn)上闊村,沒有山,只有田畈,主要做大棚蔬菜和養(yǎng)殖,墓地遷移涉及到往哪遷無法解決,墳墓便一直保留至今。“路過的行人看到都直搖頭,村民多次向村組反映過這一情況,也一直沒有解決。”
最頭疼的要數(shù)闊田小學校長劉偉靜。“墳墓圍堵校園,不僅損害校園形象,還影響到正常的教學工作。”逢年過節(jié),甚至墓主生辰祭日,都有人到墳前祭掃,鳴鞭放炮,焚紙燒香,校園里外烏煙瘴氣。
據(jù)介紹,學校共有15名教師、423名學生,低年級的學生出入校園要安排人員陪同和接送,晚上留校的教師不敢出宿舍門。盡管闊田小學離縣城很近,一些年青女教師一進學校還是想調離,教書育人的環(huán)境實在不敢恭維。
如何改善學校環(huán)境,還學生一片靜土?“要盡快遷墳。”劉偉靜很無奈,一方面,由鎮(zhèn)村干部出面,做墳主家屬的思想工作,把墳墓遷到公墓區(qū)去。另一方面,政府拿出一筆資金,用于遷墳必要的補償。 “學校只能維持正常的教學,實在沒有人力和財力來遷墳。”
墳墓圍堵校園誰來管怎么管?雋水鎮(zhèn)分管教育的黨委委員桂麗接受采訪時說,學校屬于生活區(qū)域,按國家相關的殯葬管理規(guī)定,“三道二區(qū)”(鐵道、國道、省道兩側及城市周邊區(qū)域、風景名勝區(qū))內的墳墓都要清理。由于21座墳墓涉及遷墳補償金額20余萬元,鎮(zhèn)村目前拿不出這筆錢,需要縣里相關部門支持,多方協(xié)調,共同解決。(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明)
編輯:hefan
上一篇:
【黨報問政】“門前四包”,何時能真正落實到位?
下一篇:
【黨報問政】物業(yè)管理,何時走出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