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地區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省委提出,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咸安做法值得借鑒。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關系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今年,咸安區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奮力譜寫“四個首善之區”建設新篇章,“營商環境之首善區”位列其中。
“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軟實力。”區委書記顧興旺表示。
該區以黨建為引領,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筑牢“主陣地”、當好“領頭雁”、培育“主力軍”、增強“動力源”,奮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建設非公黨建,筑牢優化營商環境“主陣地”
14日,咸安經濟開發區真奧藥業,一支支金銀花口服液從機器中魚貫而出,生產線上的工人動作麻利、有條不紊。
真奧藥業是咸安生物醫藥百億產業的“龍頭”,今年有望實現10億銷售目標。
“效益‘飆升’,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黨支部的成立。”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助理阮建華笑道,黨支部為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真奧藥業于2018年落戶咸安,初時因政策不熟、員工凝聚力不強,效益不顯。如何突破困局?建立黨支部,筑牢發展陣地,明確發展方向。
當年,咸安經濟開發區出資10萬元,支持真奧藥業聯合園區3家醫藥企業建立聯合黨支部。
4年過去,聯合黨支部蹚出一條“紅色之路”。記者看到,支部主陣地里,圖書室、球藝室一應俱全,紅色教育、運動比賽開展得如火如荼。
黨支部還堅持在骨干中培養黨員,在黨員中培養骨干,激發員工拼搏趕超活力。
李良屬業務骨干,但是管理經驗不足。黨支部對其引導鍛煉,最終升職為生產部部長。
李軍屬銷售骨干,黨支部在主辦的企業內刊上大力宣傳其先進事跡,帶動工友們業績直線上升,后李軍被任命為副總經理。
“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咸安經濟開發區副主任程繼斌介紹,近年咸安經濟開發區致力打造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示范園,在資金、人員培訓上全力支持,目前建立非公企業黨支部24個,實現178家企業全覆蓋。
去年,湖北三六重工黨員范曉霞帶領團隊獲專利40項,幫助公司增收3000余萬元。園區企業黨員在重大項目、技改創新中獻計獻策20多條。
去年,咸安區工業總產值366.8億元,同比增長10.9%,黨員干部功不可沒。
做好表率示范,當好優化營商環境“領頭雁”
敏實集團智能化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廠房旁的空地上,施工人員和機械有序忙碌,建設現場一片火熱。
該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預計2023年初完工入駐。“照目前進度,可提前半年完成。”敏實集團公共關系主辦喻紅玉對記者說。
項目能超前推進,得益于區委區政府開辟的“綠色通道”。
該項目的“包保人”是區委書記顧興旺。去年6月15日,履新上任的顧興旺調研第一站便是敏實集團。
喻紅玉手上有一張紙,列舉了企業落戶以來遇到的11大難題,政策兌現、電量擴容、員工住宿……“我們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她滿臉笑意。
企業需提前入駐園區投產,卻因拆遷問題停滯。顧興旺立即安排專班人員全時段蹲守勸解,僅一周問題解決。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用工難,顧興旺組織開發區、人社局與市里大專院校“牽手”,幫助企業直招200余人,還促使企業與咸寧職院達成人才定向培養。
優質的服務贏得高度認可。今年,不僅敏實旗下的精確新能源項目成功落戶,至此“敏實三劍客”齊聚咸安,堪稱該區招商史上的“華章”。且贏得上下游產業的“信任”,華勁鋁業等一批新項目接踵而至。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干部。”顧興旺說,領導干部必須當好優化營商環境“領頭雁”,真正做到政府承諾的堅決兌現、企業難辦的堅決幫辦,以釘釘子精神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今年,該區建立健全重大產業、重大項目、重大事項“六個一”機制,33名區領導包保全區“三重”項目,幫65家重點企業解決難題58個。同時,選派34名黨員干部組建10個工作專班靠前服務,下沉到企業車間一線,及時解決了36家企業54個難題。
激發干部活力,培育優化營商環境“主力軍”
透過區發改局過道門窗,一名干部端坐桌前,忙著整理筆記。
“為敏實申請省預算內資金200萬元;申報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作筆記中,滿是服務企業的事項。
年青人叫李勵,出生于1989年,今年從區委辦到區發改局掛職。李勵說自己秉著“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的態度,走一線、問需求、解難題。
26歲的董一格從鄉鎮到發改局掛職,她走訪柏莊茶葉有限公司得知,有50萬元獎補資金未到位,立刻向領導反映,資金很快到了企業帳戶。
“這樣的年輕黨員,如同激發活力的‘催化劑’。”區發改局黨組成員孫鵬介紹,年輕干部的加入,激發了單位的活力。
解宗群今年1月到區科經局掛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3個多月走訪幾十家工業企業,指導解決安全生產問題82個。
“發展中的問題,面上是營商環境,根子是干部的理念思路作風。必須抓住干部這個決定性因素,以思想破冰推動營商環境上新臺階。”區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說。
年初,區委聚焦營商人才培養,從區直機關和鄉鎮選派9名青年干部,到涉商的發改、科經、人社三部門掛職鍛煉,李勵等3人在列;
3月,區委出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八條措施,在一線培養、一線選用、一線晉升干部,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讓激勵的“風向標”更鮮明;
同時,將“優化營商環境”列入區委區政府專項考核,納入部門和鄉鎮領導班子政績考核內容,不僅看干部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中“干了什么”,更看“干成了什么”,對行動慢效果差、市場主體滿意度低的,及時約談、責令整改、通報批評、組織調整,營造見賢思齊、比學趕超、人人爭做優化營商環境“主力軍”的氛圍……
保障人才要素,增強優化營商環境“動力源”
4月9日,2022年“才聚荊楚·創立方”大賽咸寧青年創意專項賽選拔賽在咸安舉辦,20個項目脫穎而出。
人社局局長李志強當場表示,將從金融、管理、宣傳等給予全方面支持,現場促成8個項目及一批人才選擇咸安。
人才是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之一。保障人才要素,咸安不遺余力。
從“身份”上下手,是咸安的一大舉措。今年,區委設置專項“編制池”,統籌調劑100個事業編制,招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讓優秀人才吃下“定心丸”。
保障經費,是引進、培育、留住人才的關鍵。咸安每年拿出100萬元經費,專項支持人才引育留。每年還重獎在創新上有突出貢獻的重點項目,去年發放獎補資金1155萬元。
物質條件滿足,精神文化、生活環境也不落下。眼下,咸安正在打造高品質的“共享園區”,“一鍵式”滿足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各種需求,提升人才干事創業的舒適度。
當然,人才引育留更需對標企業需求。
為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區委組織部、人社、科經、鄉鎮組建專班,線下開展“春風行動”,線上“直播帶崗”,全力解決企業用工“近憂”。并與大院校聯系,搭建政校企長期合作平臺,解決企業用工“遠慮”。今年已組織招聘會15場,為百家企業招聘3400人。
咸安還派5名省市“科技副總”入企支持研發創新,今年將增派30余名。目前,該區高新企業數量排全市第一。
人才要素保障到不到位,企業最有發言權、最有感受度。
來源:學習強國-咸寧日報
作者:饒敏 宋文虎 胡劍芳 柳策元 李婷婷
編輯:王炎艷
監制:陳小彬?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編輯:xzx
例如,對應對重大公共風險的家底、家當缺乏準確和全面的把握,對迅速展開科技攻關的核心人才、支撐人才、相關人才掌握不夠,...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重點產業企業如何強化人才支撐,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企業內部機制和地方政策導致留住人才困...
該局大力實施“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返鄉創業示范基地3個,新增返鄉創業415人,發放創業貸款4976萬元,創業補貼42.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
”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
主要是功能受制約,建議我市加快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設立開放口岸,設立保稅區,補齊服務功能短板,積極融入國際大循環。
4日下午,科技、少數民族、宗教聯組的委員們圍繞市委書記孟祥偉在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等展...
孟祥偉在市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2月...
隨人才家園的建成開園、擴容升級,雋水銀山之間,重才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成才的氛圍日益濃厚,創新創業活力正在競相迸發。
今年,我市“人才強市”戰略加速實施,重磅推出“南鄂英才計劃”“創新創業先鋒行動計劃”等20多項人才新政,對高層次人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