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徐靚 整理/記者 陳希子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的時候,那就讀書吧。不一定非要帶著目的去讀書,就當是做件有趣的事,相信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收獲。
比如我最近喜歡讀的《雅舍小品》,這是梁實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篇篇精致,優雅、幽默、有趣,常旁征博引,信手拈來渾然天成,會心一笑中品味社會百態。
“雅舍”是什么樣呢?其實是梁實秋曾經住過的一處農家小屋。“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距離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梯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竹林、水池、糞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看,這和平常的房屋并沒有什么區別,但在作家的筆下,這是“雅舍”,是有生命力的精神王國。
在書中,作者諷刺溺愛孩子的現象,“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因為我親見孩子到處在做現在的主人翁。”還系統總結了罵人的種種學問,直言罵人的誤區,“假如你罵一個無關痛癢的人,你越罵他,他越得意,時常可以把一個無名小卒罵出名了,你看冤與不冤?”文風從容灑脫又幽默風趣,不僅可見作者的廣博見識與文筆功力,其莊諧并作的風格更能見其真情、創意與豁達。
讀書本身是有趣的事,而且可以探尋興趣之所在。我們當然可以通過拜師、網課、視頻學習,但這些資源與浩如煙海的書籍相比,九牛一毛。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讀萬卷書比行萬里路容易得多。通過廣泛的閱讀,能將我們的視角最大限度擴大,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也不受時間跨度的限制。
也許你會發現你對一些小眾的知識興趣盎然,比如海底世界、微生物、抽象藝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專長所在,需要有廣博的閱讀量。
帶著功利心去讀一本書,注定讀不出樂趣。況且不可能通過一兩本書就讓人有大的改變,而是需要長年累月地堅持,才會慢慢作用到你的心里,最終影響你的思想以及行為方式。
可以肯定的是,書讀得多了,人的內心一定會有變化。但凡是覺得讀書沒用的人,一定是因為讀得不夠多。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從傳統的漢字說解到漢字闡釋學的提出—— 漢字及漢字文化闡釋正發生質的變化
從劇團人物群像素描中挑出陳長杰、李延生、櫻桃,圍繞幾位主人公身邊出現的人物,有開車的、掃大街的、開飯館的,串聯起幾個家庭...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學會提問》是你獨立思考的起點。
創新社會中的全能型人才講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長)在鄂南高中從事教學、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調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海南咸寧商會會長孔祥富,是通山縣慈口鄉下泉村巖山莊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鄉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