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中
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為保護人類珍稀文獻而專設的一個遺產項目。設立該項目的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珍貴文獻尤其是檔案文獻,通過國際合作且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性保護,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和存續。
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又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記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灌溉工程遺產等。記憶遺產又分為文字類和非文字類。《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收錄的世界記憶遺產,是具有世界普遍價值、杰出且獨特的手稿,以及各種介質的檔案、文件等文獻,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珍貴記錄。
世界記憶遺產的評選,由成立于1992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麾下有66個國家委員會,每兩年組織一次評選,參與評選的每個國家每次申報的項目不超過兩個。世界記憶遺產的提名,經該委員會討論通過后,還需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認可,才能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收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各類文獻,擁有使用“世界記憶工程”標志的權利,并可將其標志用于有關遺產的各種宣傳品,包括招貼畫和旅游宣傳手冊,以提高有關記憶遺產的社會關注度和知名度。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項目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建立世界記憶遺產項目國家委員會的國家。1995年,世界記憶遺產項目中國國家委員會成立,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為其牽頭單位,國家檔案局為其主要實施單位,另有國家圖書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文化部檔案處參與有關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100個國家的348項具有世界意義和人類普遍價值的文獻或文獻集合體入選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其中,中國有13份文獻遺產入選。
為推動世界記憶項目計劃在中國落地實施,國家檔案局曾多次舉辦工作坊、培訓班、研討會,并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福建省檔案館、蘇州市檔案館等單位建立世界記憶項目學術中心,為全國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記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入選世界記憶遺產的13個項目,僅僅是我國眾多珍稀記憶遺產的滄海一粟。但這些入選項目,除了能夠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還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讓國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不過,中國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之路還很長,既需要專業人員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會公眾的關注與支持。
《中國世界記憶遺產全記錄》是一本關于“世界記憶遺產”的高品位普及讀物,是山東出版集團重點項目圖書。該書把一個個具有世界意義、珍貴且獨特的個人記憶、集體記憶和地方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再把國家記憶上升為世界記憶,目的就是向世界表達中國對待人類文明的態度,同時喚起全人類對世界記憶遺產的保護意識,使人類文明的軌跡可以追尋,歷史真相可以還原,從而開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這正是本書出版的最大價值所在。
截至2018年年底,包括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在內,中國共有13項記憶遺產被收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本書采用圖文互動、述論結合的方式,對這些記憶遺產的主要內容、申遺過程及相關保護工作加以詳細介紹,全方位展現其非凡魅力的同時,充分揭示其文化內涵、科學價值與社會意義,以喚起社會公眾對它們的保護意識。
眾所周知,檔案文獻既是可靠的史料,又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全面闡釋有關世界記憶遺產的內涵外延時,本書吸收了有關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既著眼于其自身的存留現狀與當代價值,又觀照其發展過程和歷史傳承,內容豐贍,集科學性、學術性、普及性于一身,值得用心研讀和收藏。
(原載《光明日報》,作者為傅光中,系齊魯書社總編輯)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勤讀知不足
下一篇:
從傳統文化中挖掘精神資源
10月17日,在2021年第二屆亞太學生記憶錦標賽全國總決賽中,來自我市崇陽縣大集附小的陳淵昊分別獲得全國小學組冠軍和全國全...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樂昌興、伍偉報道:11月25日,經傳統保護村落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劉建平、通訊員皮江星、付婧燁報道:12日,中國新農村生活體驗示范工程正式落戶通城。 據了解,中...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特約記者彭志剛、童金健、通訊員張杰報道:11月8日,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
題:這份“進博答卷”,兌現力重千鈞的中國承諾辛識平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一年來,哈薩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題:世界500強眼中的進博會:不容錯失的“中國機遇”新華社記者潘清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科技生活展區里,世界500強、家具及...
題:全球抗疫彰顯中國之“義”辛識平疫情如火,命運與共。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風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