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驕陽(通山)
1961年12月11日,母親與父親成婚。在“一間舊瓦屋、一斗米、一方桌、一張床、幾件換洗衣,就是全部家當”。艱難歲月里,我們姐弟相繼出世。不識五谷、不懂耕作、不會針線的母親,憑著不服輸的意志,很快學會了縫衣補裳,學會了插秧耘田,學會了喂豬種菜……適應了農村生活,在當年的生產隊里,成為跟別人一樣的好勞力。當時,父親身體虛弱,長年在外任代課教師,母親一方面拖兒帶女,另一方面還要想方設法調理照顧父親的身體,默默支持著父親的工作??此迫崛醯乃?,硬是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
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我們的生活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起來。1981年,我初中畢業考入蒲圻師范,跳出“農門”,后又端上了“公家飯碗”。1985年父親也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母親在外祖父和大舅的支持下進城,在原縣棉織廠承包了一個日用商店。1986年4月,承蒙長輩厚愛,父母又在縣城石頭嶺開基做屋,開啟了在縣城生活25年的新篇章。母親的日子過得仍很艱苦,但她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而又滿足的笑容。
2010年,在縣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母親,格外想念老家,格外牽掛著當年曾在一起辛苦勞作、共度艱難歲月的父老鄉親。于是,決定賣掉實驗中學的宿舍,三兄弟共同出資,建起了一幢新房。落葉終于可以歸根,母親對父老鄉親的支持,總是心存無限感激。
2014年,母親不幸罹患直腸癌。手術之后,母親依靠抗癌中醫的藥方,與病魔抗爭了七年之久,在病情惡化后,她依然豁達、坦然……。
母親之恩,昊天罔極。母親之德,鄉里稱頌。擇要憶述,至少有四。
母親讀書不多,年紀輕輕就輟學幫助外祖母做家務,挑起家庭的擔子。跟父親結婚時,年僅16歲,柔弱的母親,常常被家庭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盡管如此,母親人窮志不短,運厄夢不丟。依然堅守自己的理想,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園。在我們三兄弟相繼考取學校,畢業參加工作,并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后,母親感到無限欣慰。她常同父親感嘆:感謝上蒼眷顧!這輩子值得!
母親有雙特別勤勞、特別能干的“利劍手”。這雙手,做出了我們終身難忘的可口飯菜,掙得了生產隊的工分口糧,賺來了我們在外求學的生活費用,縫制了我們過年過節的新衣新鞋,撐起了我們姐弟成長的廣闊藍天。母親從不向困難低頭,絕不向苦難屈服。辛辛苦苦、勤勤儉儉地操持一家人的生計,從不浪費一粒糧食,從不亂花一分錢。后來家境好了,母親依然簡單樸素,本色不改。
在那缺衣少食的歲月里,母親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們姐弟吃飽飯、穿暖衣,自己卻節衣縮食、艱難度日。母親對家族親房,親戚朋友,都有仁有義,和睦相處,深得父老鄉親、親戚朋友尊重和喜愛。
母親的前半生,在求生存、想溫飽的苦難中度過,但生活再艱難,日子再難熬,她的夢想依然深藏心間,她熱愛生活,樂享生活。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作為母親,可以說,她的人生是成功的,她的奉獻是偉大的。作為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她嫁入貧寒農家,與父親同甘共苦,相濡以沫,養兒育女,興家創業。晚年享受兒孫繞膝、苦盡甘來的幸福生活,她的人生又是精彩的!
致敬我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鳥兒飛過心空
朱麗平(通山)如今我家吃包坨,有些像酒徒吃酒。兒時我對母親養的豬沒有好感,往往是豬在圈內發出胡吃海喝般暢快的“嘡 嘡”聲...
王艷(溫泉)近日,網絡上宣傳了袁隆平院士的母親——華靜女士,她用一生詮釋教育、信念和愛,她不專注于應試教育,更在意孩子...
胡劍芳(咸安)今年是第十三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了。母親因讀《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肚子里故事多,常常分享故事、...
熊建軍(嘉魚)春暖花開,我回到故鄉,走進門前的場地,看到雜草叢生,荊棘攀樹,青藤纏繞。”母親聽到弟弟的喊聲,便從屋里跑...
父親去世早,兄姊工作讀書在外,所有負擔都壓在母親柔弱的肩上,母親常常干活回來還得去挑水。長到水桶齊肩高的時候,我就暗...
往年都是母親操勞,今年二姐主廚辛苦地張羅著,弄了滿滿一大桌豐盛的菜,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年飯,談論起往日的年,有您一起熱...
近日,電影《你好,李煥英》(以下簡稱“《李煥英》”)的密鑰獲準延期,放映時間延長至4月11日。然而,如果跳出這個循環,對“...
毛瑜(通城)春天之于母親,不僅僅是一個季節,更是豐收,是愛,是守候。是的,在母親手里,這些茶葉本來就是上好的東西,要不...
有時母親還讓我把家里自己種的米和菜籽油帶上,我堅決不帶,他們辛辛苦苦耕種一年,自己省吃節用,我們不僅不能照顧他們,又...
程浩(通山)“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不知道這是第幾場秋雨了,只看到院角的柿子樹上,幾個紅彤彤的柿子矗立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