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子
怎樣讀書才能獲取最大的收獲?有人主張博覽群書才能學富五車;也有人強調讀書應選經典著作,還須苦讀、精讀、認真讀、反復讀才能獲取其精髓。我認為,讀書貴在精,不在多。
書籍是過去人類精神遺產的寶庫,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學術前進軌跡上的記程碑。書是知識的載體,讀書的目的主要在于獲取知識,并運用學到的知識服務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如果通過泛讀,僅僅掌握了知識的淺顯部分,不能用之于指導實踐,那就失去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
現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讀者,說自己從小到大過目近千部書,恐怕都不稀奇。但“過目”的雖多,“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易釀成腸胃病,不僅沒有吸收營養,反而讓自己生病,得不償失。
“將買十件衣服的錢用來買一件衣服,你的衣柜里就是經典。”同樣,著名文藝理論家朱光潛曾說: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真的很有道理,值得借鑒。
有句俗語叫“樣樣能,無樣精。”指的就是那些什么都懂,卻什么都是一知半解的人。例如未來社會的分工將越來越細,對專業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們一生的精力卻是有限的,所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實際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讀物,就更顯得重要。一本經典好書,也一定值得你一讀再讀,細細咀嚼,吃透其中含義。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出身鄉間,少時讀書不多,做官后反復鉆研《論語》,他說自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話即自謙,也自夸,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經典著作的“含金量”確實不一般。書一般都有目錄,這些目錄作閱讀的引導,幫助讀書人在“岔路當中有岔路”的書山學海中,盡可能少走一些彎路,多吸收一些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開卷有益,也要有所甄別,有所取舍,這樣才能達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的目的。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成長的獻禮 ——《小王子》讀后感
下一篇:
中華文化是詩意人生的樂土
曹軒(黃石)細雨綿綿,空氣潤澤而溫馨,清茶一盞,詩書一本,便是最好的讀書境界。很喜歡在這樣的環境里去讀書,讀一本白音格...
焦姣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說“年少讀書,如隙中窺月.不禁讓人們對讀書與賞月也慢慢生出些許聯想:廣寒清虛、瓊樓玉宇、嫦娥...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徐世聰?我們讀的那些書,在容顏中,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在生活的點滴里。通...
程應來(陽新)讀書是一種優雅的情趣。古人讀書,為了考取進士、舉人,十年寒窗,甚至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視為苦讀,雖然...
○陳希子盼望著、盼望著,春來了,花朵競相吐露花蕾。讀書,能讓我們與優秀的人物結伴,使我們仿佛置身偉人巨匠身邊,仿佛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冬季寒冷,適宜待在室內,正是讀書時——生命,在讀書中漸漸厚重。一直以來,對冬季都有莫名的期待...
咸寧網訊通訊員彭桅報道:為切實提高悅讀質量,展示悅讀成果,分享悅讀收獲,進一步夯實深化全行“愛讀書、讀好書、勤讀書”...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為引領青年學生廣泛開展“四史”學習,不斷加強基層組織活力建設,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湖北...
○陳希子葉圣陶曾提出“把整本書作主題,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的閱讀主張。倡導讀者靜心閱讀,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讀書可以讓浮躁的人平和起來,可以讓功利的人穩重起來,可以讓小孩子眼界更開闊,可以讓青年人更智慧,可以讓老年人更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