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雞毛》是劉震云的一部中篇小說,主要描寫了小林在單位和家庭的種種遭遇和心靈軌跡的演變。
《一地雞毛》開篇以“小林家一斤豆腐變餿了”引發小林與妻子小李的家庭爭吵,續而向讀者展開了小人物林林總總的家庭瑣事、摩擦和糾紛。從一斤豆腐,到調工作,到家里來客人,再到孩子入托,小林與小李幾乎每天都有爭吵的理由。小李曾經是個文靜而眉清目秀的姑娘,通過同學介紹與小林戀愛,與她在一起讓人感到輕松、安靜,甚至還有一點淡淡的詩意,隨著日子的流逝,變成一個愛嘮叨、不梳頭、還學會夜里滴水偷水的家庭主婦。小林曾經躊躇滿志、心比天高,為了改變現狀,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變得世俗,向生活妥協,不想送禮也送了,不想收禮也收了,不想賣鴨子也賣了,不想搶大白菜也搶了,不想靠鄰居讓孩子去好的托兒所最后也還讓孩子在那上了……
小林完全淪為生活的傀儡。《一地雞毛》結尾處小林所做的夢,便是最好的寫照:“半夜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睡覺,上邊蓋著一堆雞毛,下邊鋪著許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軟舒服,度年如日。又夢見黑壓壓無邊無際的人群向前涌動,又變成一隊隊祈雨的螞蟻。”
魯迅曾說:“這些極平常的,或者簡至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正如無聲的言語一樣,非由詩人畫出它的形象來,是很不容易覺察的。然而人們滅亡于英雄的特別的悲劇者少,消磨于極平常的,或者簡至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者多。”
《一地雞毛》敢于直面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沒有粉飾,也沒有修補現實中的缺憾,而是從那些人們司空見慣但極少察覺的生活瑣事中發掘出悲劇的內涵,寫出了信仰、理想、追求、激情等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在庸常繁瑣的日常生活銷蝕下的喪失和毀滅,展示出一幕幕“幾乎無事的悲劇”。但小說也表現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詩意的無奈尋求和深切期盼。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書中尋智慧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
下一篇:
觸摸身邊的“天堂”
固然相關的女性敘事邏輯驗證了人是環境的產物,人對環境的選擇性和適應性的關系,但如果社會環境對女性角色形成了一種價值觀...
最近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霸權建立破曉時分的故事。酒天花地的派對,奢靡豪華的住處,五彩絢麗的衣衫,只是為了他心...
林緒雍(通山)滾圓憨厚的紅薯,既能當主食又能當菜,直吃到來年農歷。母親兩腿夾住籮筐,上身前傾,左手撐住缽沿,右手握住紅...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人體陽氣也隨之充盈。春天氣溫開始上升,可進食一些有助于陽氣升發的食物。以五味而言,辛甘發散為陽,...
5月31日,家住溫泉城區茶花路的家長李女士咨詢,孩子下半年要上小學了,看著別人家孩子琴棋書畫都有一技之長。孩子是個獨立的...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但自理能力很差,連掃地都做不好,該如何培養呢?對此,英才教育王老師認為,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幼年時期的教育,家庭起到主導地位。激進型家長將重點放在孩子的培養上,給孩子報各種培優班,希望孩子能步入重點學校讀...
“我們家小孩今年5歲了,從去年開始就纏著大人要手機,我們是做生意的,時間比較忙碌,陪伴孩子時間比較少,孩子這么一鬧為了...
“孩子和班上的同學總是相處不好怎么辦?”近日,程女士表示,作為家長,自己很緊張,擔心自己孩子不合群,進而在心理上、行...
”5月19日,談到自家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毛病,家住咸安的馮女士又氣又急,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咸寧市第二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