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文藝作品 >> 書法 >> 正文

人杰地靈的塘湖

來源:南鄂晚報 時間:2008-01-11 08:31

編 前 語

      塘湖鎮位于通城縣東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明清時期這里農業發達,經濟繁榮,人才輩出,曾出了劉繡衣、汪潤田和金閣背三位進士,所以在塘湖鎮素有“一縣兩城隍,五里三進士”的美談。而今的塘湖,還有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村落。
      一段文化,就是一部歷史。歷史,濃縮了成百千年的興衰和風雨飄搖。在塘湖,一座村落就是一段文化。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塘湖像一個深藏不露的經歷了歲月磨礪的老人,獨守著一份與世無爭的生活,固守著自己的質性。從2007年12月到今年1月,本報記者和市攝影家協會成員走進通城,在通城宣傳部的熱情帶領下,到塘湖追尋歷史的足跡,領略塘湖的文化氣息。



古楓杞樹,童年的搖籃。攝影/孔慶平



      童年是古樹下的凝望,幻想自己長出彩色的翅膀,飛向陌生而神奇的遠方。攝影/周文



      明朝監察御史劉秀衣的故居門庭上還題有明朝宣德皇帝御賜的“清朝鳴鳳”的親筆題名。攝影/孔慶平



      一簞飯一瓢飲,不改其樂陶然,鄉村人家的生活簡單而幸福。攝影/吳景曠



      在塘湖村下港屋偏堂內的巨幅泥塑壁畫牌樓。攝影/熊健



      泥塑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人物有喜有樂,場景諧喜有趣,故事引人入勝,讓人百看不厭。
攝影/黎紅榜



古民居里隨處可見的精美木雕。攝影/孔慶平




  寒來千樹薄,往日崢嶸的遠山大河開始休養生息,久居“城市森林”的我們走進塘湖。遠山近水、古老村落似陳年的畫軸,清逸從容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空曠的田野寂寞而平和,村民們或在村頭踱著,或下棋打牌閑侃,按照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安靜地生活著。在塘湖,我們所能緬懷的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繁華呢?從那些流傳下來的古民居以及木雕、木刻、石雕、石刻、泥塑等民間工藝上,過去的時光慢慢地在我們的頭腦里顯影。
  通城人不講吃不講穿,喜歡蓋房,傾其所有也要把房子蓋好蓋漂亮。據有關人士介紹,嘉慶至道光年間,通城縣建房蔚然成風,不管是財主紳士還是普通民眾百姓都熱衷于建房,究其原因,是因為那段時期沒有戰亂發生,百姓生活安穩,加之當地森林資源豐富,鄉村百姓普遍掌握燒窯制瓦技術,因此各階層的老百姓樂得蓋房。目前,在通城縣保存下來的古代民居多半是清朝康熙、嘉慶年間至道光年間所建,距今一百多年歷史。
  明朝監察御史劉秀衣的故居新建在獅子山下,高聳的飛檐,如桅似帆的馬頭墻如今已經不再,只是故居的門庭幾經修葺依然屹立,門庭上題有明朝宣德皇帝御賜的“清朝鳴鳳”的親筆題名。所謂清朝鳴鳳,是宣德皇帝贊譽劉繡衣為官清正,能夠為朝庭清理朝政,保世間太平。劉繡衣生于明朝鴻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永洛十八年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據村里人講,“五里三進士”是說塘湖方圓五里之內出了三個進士,一個是劉塘湖,又叫劉仕昌、劉繡衣,一個是金閣背,一個是汪潤田。現在,塘湖、閣背、潤田這三個地名就是依據這三位進士的名字而來的。
  在劉繡衣故居的屋場邊有一棵杞楓樹,樹干扭曲盤旋,造型奇特,村里小孩在杞楓樹上攀上爬下,或坐或臥或蕩秋千,童稚的歡笑聲傳得很遠很遠。據了解,這棵樹已有三百余年歷史,成了村里一大盛景。
  塘湖龍印村的牌樓屋為明朝金蘭光所建,現在,牌樓老屋傾頹,被掩藏在新式的樓房后面,古老的門庭已成了新樓群的出入口,門楹頂上刻著“福”、“祿”、“壽”,表達出中國百姓千百年來樸素而深切的愿望。左右兩邊的墻面上有鏤空石刻瑞獸,集清奇與圓潤于一體,讓人驚嘆;入得屋中,屋子間的石鼓門墩上亦有雕花,典雅精美;被塵封于房屋夾縫中的泥塑壁畫“三顧茅廬”,粗獷而又浪漫,讓人回味無窮。在塘湖村下港屋偏堂內有巨幅泥塑壁畫,“八仙過海”、“麒麟戲珠”、“乾隆觀燈”……泥塑造型各異,栩栩如生而又富有故事情節,讓人遐想萬千。
  在塘湖,民間石木雕刻多不勝數,讓你目不暇接。村民們隨隨便便地就從屋里翻出了一塊舊式木雕花板,在殘壁斷垣之中,您隨時就能找到古拙的殘磚石刻。在這里,每一磚都記錄了歷史的滄桑,半片瓦都散發著因文化浸潤滋養出來的古色古香,讓癡迷者迷失在那些語焉不詳的歲月中。
  走出古宅,一個孩童正在屋門口聚精會神的伏案而讀,爺爺奶奶站在兩旁,臉上寫滿慈愛和殷切希望。先祖的榮耀與輝煌已云消霧散,古宅的未來和外面的世界注定屬于他們。我默默地祝福著。(文:孔慶平  杜培清)


作者:lijie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龍騰獅躍鬧元宵
下一篇: 南虹橋—楓橋之戀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