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鈺霆(嘉魚)
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環(huán)境或者氣候的原因,小時候的冬天總是感覺特別寒冷,雖然地處長江南岸,每到冬季總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又因為家境貧寒,棉衣棉褲并不多見,棉被倒是有,但墊褥都是稻草鋪設而成。
我們上學如果遇到大雪天氣,每個人都會做一個火葫蘆,用鐵皮盒開一個孔,把點燃的木炭放進去,以此取暖,家境好一點腳上穿的解放鞋,差一點的就是大人穿破的鞋把鞋底取下來用蘆葦編制鞋面的草鞋,如果雪太大或者結了冰,我們還會用幾根木棍自制高蹺,踩高蹺上學。而在課間,則很多同學圍在教室角落,撞身取暖。
那時候教室都是土墻,只有窗和屋頂用一些青磚,還有四角的墻柱,底基都是大青石的,漏著很大的縫;窗戶很多都是沒有玻璃的,好一點的就用塑料布蒙一下,即便如此,依然四面透風。教室里是一些土臺子,支著水泥板,就是課桌了,手撫上去,真得冰涼啊。
每當課間或者中午,我們就躲在墻角,你擠我我擠你擠成一團,既是游戲也是取暖,膽大的女生也會加入,比如我的同桌,經常把我的手趕出“三八線”的那位。又或者,按年級、班組成立“斗雞”隊,用雙手把一只左腳或右腳盤起來抱在懷里,使勁往前蹦,以撞倒對方者為勝者,短短的幾分鐘我們都汗流浹背。想想也是,一大群熊孩子在教室或者走廊上碰碰撞撞,跌倒了爬起來繼續(xù)碰撞,所獲得的快樂遠比溫暖要多一些,這也是現在的這個時代孩子們根本體會不到的。
對于食物的取得也是如此,雖然明面上獲取的食物很少,在餐桌上從沒吃飽過,大人們也因為孩子太多以及實行大集體靠工分分配無暇顧及,此時的樹林、河流和湖泊就成了天然的糧倉。靠著兩根橡皮筋和一根樹枝,我們做成彈弓在秋、冬季就可以上山打鳥,野雞、野兔、斑鳩經常被我們追的滿山跑。實在沒抓到這些野味,我們就去生產隊的防空洞,偷一些來年做種子的土豆或者紅薯,生一堆火就能解決吃的問題,當然不敢多拿,拿幾個就行。
有時還在冬天下野湖挖蓮藕,根本就不怕冷,用大石頭砸開冰面,再拿鐵鍬挖個幾十公分準能找到一長串的蓮藕,不論用清水煮還是用野雞煮都是美味。而在春、夏季則下水抓魚,不論是水田里的泥鰍、鱔魚,還是水塘里的鯽魚、黑魚,都是我們的食物,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人們只管種田,水里的魚類根本沒人捕撈,隨便一條小水溝或者一口小水塘,都有很多的野生魚,用竹簸箕就能輕松撈到很多。
稍稍長大后,因熱愛看書,常常一個人放牛手捧小人書,沉浸在書中人物的故事里撞身取暖,幻想自己成為齊天大圣,成為過五關斬六將的關云長,成為打鬼子的八路軍。而隨著不斷的升學,我們又以考試的分數和掌握的知識不停地往前沖撞,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進入社會以后,又衍生出更多的經歷和故事。為了學習只身一人獨闖京城,因不諳世事至頭破血流落荒而逃;后南下打工,幾個饅頭過一天,見到城管就撒腿跑,冒著收容遣返甚至生命的危險,僅為博一個溫飽;所有的這一切,不都是撞身取暖嗎?而我們也就在不停的撞社會身取自己暖的過程中使自己強壯、長大。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記者熊大平、通訊員余茹報道:備受關注的清華城學部將在今天迎來新生,復古紅墻、郁郁蔥蔥綠草坪,在湛藍天空的映襯下...
劉細云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的我,住在一個貧瘠的小山村,父親在離家二十里的學校教書。教室漸漸寬敞了,墻壁用石灰刷白...
21日,政協第三聯組(總工會、共青團和青聯、婦聯)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李慕云委員建議,要高度重視新高考的改革,打造我...
●梁征又是一年九月桂花金黃瓜果飄香第36個教師節(jié)如期而至難以忘記天未亮您精神抖擻地守候在教室督促早讀難以忘記正午剛過您...
5月20日,武漢市7.3萬名初三學生將返校復課。通向教學樓的走道旁,擺放著抗疫科普知識及學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流程圖等內容的...
昨日,鄂南高中1114名高三學生迎來開學第一天,老師幫助轉運行李的貼心之舉,校長開學寄語的暖心鼓勵,這種特殊的入學儀式,...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徐浪“新高考方案推行后,我市將采取‘3+3’的考試模式,這樣雖然有利于學生打破文理分科帶來的思維禁錮,...
咸寧高中實施“史上”最嚴規(guī)矩“請學生保持間距,有序入校。據悉,該校在4月24日組織開展了復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后分別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