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以鋼(溫泉)
端午節頭天,父親從鄉下老家來電話:“鋼伢,過節回來啵?”很少主動聯系我的他,語氣中透出一絲淡淡的期待。
我端午節要值班,加之兒子高考備考(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高考推遲到7月7日),只能呆溫泉城區過節。這可是第一個沒能和父母團聚的端午節。
從記事起,我就覺得端午節是個神圣的日子。這日子儀式感十足,最緊要的當然是又有口福了。
當天,父親早早地出門。不知從哪處僻靜的山塘水凼,拔了沁出清香的菖蒲,又于哪個山腳地頭,割了陳滿馥郁的艾葉。他帶著我插艾掛菖。一會兒,門頭兩邊,窗臺之上,披香戴翠,沁人心脾。再將蒜泥和雄黃粉撒入水中拌勻,沿房前屋后灑上一圈。據說這水灑過,蛇蟲畏而遠之,更不用說進屋侵擾。
母親摘一大把遼葉(學名箬葉,形似竹葉,比竹葉寬大數倍),洗得鮮綠透亮,整齊劃一疊好。從一只棕樹“巴掌”上剪下棕葉,撕成條狀,兩根相接。于自家米倉找出父親頭年種的珍藏糯米,再用小木升量了又量,生怕浪費半粒。入桶稍作漂洗,便潔白如玉。
最喜歡看母親包粽子,那可是我眼中的一個小魔術,多年后才得以解密。將遼葉從中間一卷,就成錐形小杯,調羹一舀,糯米粒就灌滿葉杯。捏緊杯沿、收口,棕葉兩頭交叉于杯腰;葉尖折下,棕葉多圈繞過,拉緊。我眼睛都沒來得及看明白,一只大頭四角粽業已包好。粽子個頭剽悍,沒有城里賣的牛角粽兒那般精巧別致,而多了些樸實粗放。無論上籠蒸,還是入鍋煮,都是個奇妙的過程。土灶里劈柴火紅紅的,露出節日的笑臉,舔舐著鍋底。鍋中,成串的粽子擠擠挨挨,泡在山泉水中,享受著溫情的撫慰。糯米在遼葉緊裹下,慢慢釋放出蘊藏于米粒中的精華,與嫩滑的葉壁親密接觸,醞釀出濃厚的專屬于端午的氣息。鍋蓋邊沿,霧氣縈縈,粽香款款。
等吧,粽子出鍋啦!顧不得燙手,我抓一個開剝起來。粽肉露出,似美人肌膚,如凝脂溫玉。每個人吃相各異。有的湊到嘴邊,聞聞,吹吹,小口咬,慢口咽,靜心感悟那種糯軟彈牙、香濡舌尖的感覺。有的用筷子搛起,到裝有紅糖的碗里蘸蘸,將香甜的生活置換為桌上的五味,吃出了只可意會的哲理。而我,呷呷不停,狼吞虎咽,根本沒細品其味就全數進了肚皮。
在這個物質日益豐富的新時代,端午節的家國情懷得到繼承和發展。粽子在秉承其紀念意義的基礎上,也花樣翻新,竹筒粽、扁平粽、錐子粽……換上馬甲、調高顏值,蜜棗粽、奶黃粽、香肉粽……線上線下,網紅帶貨,足以挑花你的眼。
愛人著實幸運,于端午節那天趕回老家,帶來了一大包岳母和母親煮好的粽子。這粽子還是老樣子,樸實、粗放,亦如她們捎給我的節日祝福,真真切切,淡然如水。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 ?(記者葉和平)“好開心呀,今天吃上了酒老師給我發的粽子,這節課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吃完粽子后,酒老師又為同學...
后來母親不知從哪得來個方子,將挖來的黃泥巴搗碎加入食鹽和水、五香粉、少許白酒用木棒攪拌,使其成為漿糊狀,再將洗凈晾干...
不管形式如何變化,端午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謂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龍舟,越來越多人也開始接觸、學習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咸寧網訊:端午佳節將至,粽子、綠豆糕、咸鴨蛋等節令食品將進入消費高峰期,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咸寧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
端午佳節將至,粽子、綠豆糕、咸鴨蛋等節令食品將進入消費高峰期。粽子一是真空包裝類粽子。挑選皮蛋時,看包料有無發霉,蛋殼...
咸寧網訊記者葛利利實習生周越通訊員袁佳麗報道:“加油、加油……”賽場旁,加油喝彩聲不斷,賽場上,手嘴并用包粽子。經過...
咸寧網訊記者陳志茹郭蓉通訊員周香玲6月6日下午,咸寧萬達廣場熱鬧非凡,咸寧第三屆“置境·賀勝府”大型包粽公益大賽啟動儀...
方美階(嘉魚)端午節,很多人都認為只是為紀念屈原的,其實不然,端午節早在屈原之前就已有了。人們敬重他,怕魚傷害他的身體...
楊華(咸安)這一天帶露的野艾在市場上找到了一席之地這一天母親把艾蒿插上門楣驅邪祈平安這一天母親煮幾個雞蛋涂上紅裝進新手...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葛利利通訊員佘素芳6月21日下午,咸寧第三屆“置境·賀勝府”大型包粽公益大賽第六場、也是最后一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