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魚”二字最早就出現在《詩經》里,一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賦予了嘉魚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給嘉魚帶來了超高的人氣和無盡的財富。
從命名開始,嘉魚就與《詩經》密不可分。據《嘉魚縣志》記載:嘉魚縣古稱沙陽堡,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設置沙陽縣。南唐保大11年(公元953年),南唐中主李璟從帝都江寧(今南京)順江游歷至嘉魚,吃到了這里的一種江魚(史傳為子午魚),感覺十分美味,連聲贊道:“嘉魚!嘉魚!”興之所至,遂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義而賜縣名,沙陽縣因此改名為嘉魚縣,迄今立縣建制有1730多年歷史。這就是嘉魚對外宣傳推廣語“詩經嘉魚”的歷史依據和來歷。
鑒于嘉魚與詩經的歷史淵源,詩經文化自然成為了嘉魚最具發展潛力的特色文化資源之一。走進嘉魚,你會發現“南有嘉魚”已經成為嘉魚縣最重要的城市標志。此外,嘉魚縣先后建起了“風園”“雅園”“頌園”“小雅公園”等城區景點,還建有“詩經大道”“小雅路”等道路、街巷, 以“詩經嘉魚”“南有嘉魚”寓意命名的店鋪、商標也隨處可見,可以說詩經文化已經深深融入嘉魚的血液里。
1993年,著名國學大師趙樸初先生親筆為嘉魚縣題寫了“南有嘉魚”四個大字,被奉為文化珍品,成為嘉魚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18年,《詩經》特種郵票的首發式在嘉魚二喬公園盛大舉行。其中,嘉魚地名來源“南有嘉魚,烝然罩罩”的《小雅》入選這套特種郵票,讓嘉魚走向五湖四海,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其實,詩經給嘉魚帶來的深遠影響遠不止如此。嘉魚因魚而得名,因魚而聞名。古老的傳說,賦予了這塊土地靈動的氣質;智慧的嘉魚人民,更創造了豐厚的魚鄉文化和濃厚的魚鄉風情。平常人家過年,吃團圓飯桌上必有魚,寓意“年年有魚(余)”;男婚女嫁時,魚是必不可少的禮品,象征“吉慶有魚(余)”;傳統佳節,親人團聚,豐盛的大餐必須有魚圓,叫團團圓圓;魚家樂、唱漁歌、跳魚舞、魚剪紙是嘉魚最大眾化的民間文化活動;魚歌謠、魚詩詞、魚對聯、魚傳說、魚文章、魚順口溜等等,幾乎到了“無所不能魚”的境界,魚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早已滲透到了嘉魚人民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嘉魚縣舉辦的各種與魚相關的重大節慶活動更是不勝枚舉。簰洲灣螃蟹節、金秋“蟹”逅嘉魚相親節、“水韻嘉魚”旅游攝影大賽、魚文化鄉村旅游節、鮰魚楚菜品鑒推介會、生態垂釣大賽、聞香識嘉魚等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家主流媒體給予了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全面提升了嘉魚的美譽度和知名度,為嘉魚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魚文化衍生出來的嗚嘟文化也是嘉魚特色文化之一。據史料記載,嗚嘟于三國東吳時期由簰洲灣牧童首創,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類樂器,被列入首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簰洲灣早在千年前就有人居住開墾,當時江洲蘆葦叢生,耕牛隱入其中不便尋找,牧牛人便用泥土制成魚形泥哨(因簰洲灣回流江中盛產鮮魚),鉆孔吹出“WuDu”之聲,用以喚牛、壯膽,且自娛自樂。這種泥制樂器一直在民間流傳,后經縣文化局嗚嘟研究小組反復研制與改進后,音色渾厚、穿透尤善,表現幽遠飄逸、古樸的意境,終登大雅之堂。其傳承代表人畢寅生攜嗚嘟先后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嗚嘟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被眾多專家學者譽為“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在國內外獨領風騷。嗚嘟傳習所的成立,嗚嘟進校園活動的蓬勃開展,讓越來越多的嘉魚人感受到嗚嘟文化的無窮魅力。
說不盡,道不完,詩經與嘉魚的深淵源。如果把詩經喻為嘉魚眾多特色文化的根,我認為也毫不為過。如今,智慧嘉魚正著力挖掘推廣詩經文化,縣重點項目詩經文旅小鎮的簽約吹響了詩經文化向三產融合發展的沖鋒號,“詩經嘉魚 二喬故里”文旅品牌正在臨江崛起!作為土生土長的嘉魚人,衷心期待嘉魚這條從詩經中游出來的“美人魚”,在長江暢游,在歷史的長河暢游!(殷鐵山(嘉魚))
編輯:yangweijie
除了歷史和物產外,嘉魚還擁有溫泉,我們也是慕名而來,經了解,山湖溫泉是湖北省占地面積最大的溫泉,吃飽喝足休息了一下之...
8月11日,在武漢經營2家生鮮超市的嘉魚人葉老板獲得了嘉魚農商行100萬元貸款,加緊籌備第3家店面開業。據介紹,今年來,該行推...
咸寧網訊通訊員熊琦報道:近日, “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樂享咸寧”嘉魚分會場啟動儀式在該縣二喬公園舉行。活動在舞蹈《青花瓷》...
為了幫助涉農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將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 3月初,嘉魚農商銀行就通過電話、微信逐一聯系縣內80家農業產業化...
楊燕(嘉魚)水從城中繞,城在水一方,綠的海洋,水的名片——嘉魚,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美麗小城。我錯過了嘉魚這座小城的成長...
在對各行業各類別開展集中培訓之后,發現一些重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對新政的理解還存在偏差,該局積極組織相關業務人員對...
在對各行業各類別開展集中培訓之后,發現一些重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對新政的理解還存在偏差,該局積極組織相關業務人員對...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龍鈺、通訊員熊鐵山、汪中昌報道:4月27日,在嘉魚潘灣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各項設...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通迅員鄧丹、何長雄報道:“需村鎮蓋章的設計圖已申報到國土局,但港南、舒橋、兩湖、米...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汪婷報道: 8日,聯樂床墊生產車間。只見一根根鋼絲,通過全自動彈簧生產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