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朱亞平、通訊員程懿君報道:近距離和文物“交流”,面對面和歷史“對話”,親耳聽文物故事,親手觸摸文物。為更好地服務殘障群體,讓更多視聽障礙人群平等參與文化生活,共享文化成果。7日,市殘聯聯合市博物館在咸寧市殘聯籃球場,開展“咸寧古民居圖文展”活動。
咸寧聽力語言康復中心、七彩夢康復中心的90名師生,在陽光助困志愿者們的引導下,參加圖文展活動。
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為孩子們講解了孫郭胡城址、新店土城遺址等古遺址由來,李自成墓、劉景韶墓等古墓葬的挖掘,王明璠府第、何功偉故居等古建筑的歷史,赤壁摩崖石刻、咸寧堤記碑等古窟寺及石刻故事,以及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等內容。活動共分兩場進行,圖文展分現場講解、圖文展示、感受觸摸三個環節進行。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孩子們觸摸文物,動手敲響了甬鐘,觸摸古人使用的劍、床和榻等器具,更深層地理解古人的生活。
“為什么古人會睡在這么漂亮的床上呢?”“這個劍是圖片上的那把劍嘛?”孩子們開動小腦筋提出問題,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解答,現場氣氛活躍。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旗”遇咸寧 美傳香城
下一篇:
赤壁音樂朗誦《英雄》榮獲省級一等獎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字體有點像篆書,花紋很細膩。”15日,記者走訪市博物館,玻璃展柜的這枚通城縣銅印,做工...
本次活動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濃郁的咸寧地域文化,拉近了市博物館與廣大居民的距離,提升了群眾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
據悉,此次展覽從3月14日持續展出到5月8日,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
”凝視著眼前的銅馬鐙,記者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位古代少女,盈盈動人,略施淡妝,騎著馬從門前輕盈地過去的畫面,留給人無窮...
自2014年開辦以來,廣受學員和家長好評,已成為咸寧市博物館優秀社教品牌。
博物館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具權威的風向標,反映著城市的歷史和文明。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杜培清通訊員羅娟)近日,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咸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咸安區向陽湖鎮廣東畈村...
南風整理咸安區隸屬于湖北省咸寧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東接陽新,南連崇陽,西鄰赤壁,北靠江夏,東南與通山接壤,西北與嘉...
今天(11月8日), , “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并全文公布。“十四五”期間,要全面加強文物保護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