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書館是一個城市最安靜的角落,但卻涌動著最活躍的思想。它保存著文明的火種,也滋養著未來的新知;它是人們休憩心靈的桃花源,也是人們眺望世界的窗口;它是迷宮,是港口,也是樂園。
曾經的咸寧市沒有一座像樣的圖書館,而如今,這座城市的公園里、淦河邊、街道旁或是小區內,遍布著十座各具特色的“香城書房”,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書房里的燈永遠點亮著,為每一位走進來的人帶來溫暖和希望。從無處閱讀到書香四溢,是什么改變了這座城市?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 退休教師愛閱讀 香城書房尋寄托
76歲的張啟桂是位小學退休教師,從小是個書迷,閱讀是她最大的愛好。從民間故事到世界名著,從中國詩詞到國家地理,只要碰到喜歡的書,她都狼吞虎咽地讀。兩年前,張啟桂的老伴因阿爾茨海默病和肺炎住院治療,2022年底老伴過世。兩個女兒,老大在武漢,老二在咸寧。這三年,老二去援疆,張啟桂身邊沒有能說知心話的人,心里空落落的。現在,只要空閑下來,她就會去離家最近的相山香城書房待上三四個小時。平日生活中柴米油鹽的重擔,讓張啟桂從閱讀中找到了共鳴,覓得了一份自由,也擁有了廣闊的精神天地。在讀者留言簿上,張啟桂用筆名“雪燕”寫下了175個字,說出了人生暮年的惆悵,也表達了對書房無盡的喜愛和依戀,相山書房成了她去的最多的地方。
一次,張啟桂因核酸檢測結果超出規定時間,不能進市圖書館還書,馬上要超過歸還期限,她十分著急。就在這時,她碰到了館長蔡駿,他耐心地為張啟桂介紹圖書館的歸還規則,并告訴她可以通過安保人員來進行歸還。張啟桂被圖書館的熱心服務所感動,聽到老人的真心認可,蔡駿也十分欣慰,因為書房終于走進了讀者心里,成為他們最溫馨、最美好的生活片段。
二 走訪學習勤溝通 創新服務更便民
六年前,蔡駿從咸寧市博物館調到市圖書館任館長,新官上任,沒有三把火,只有“滿頭包”。2007年,由于城市規劃調整的原因拆除了老圖書館,蔡駿剛調到圖書館,既沒有館舍,也缺乏圖書,更提供不了服務。就在他一籌莫展時,湖北省傳來要加大公共文化投入、推進文化小康建設的好消息,計劃到2019年底,各地市州解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并制定了目標:到2019年底要完成圖書館總館的建設,同時完成城區五個“香城書房”的建設,方便老百姓閱讀書籍。基建工作勞心費神,僅僅是建總館,蔡駿和同事們就已經忙得分身乏術。建五個分館,圖書館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了,怎么辦呢?就在這時他們想到了參與過公益項目建設的美術館館長金繼成。
當時,江浙地區的城市書房已經做得比較成功,咸寧市文旅局組成專班,讓蔡駿和金繼成去南京、杭州和溫州去參觀和學習。通過學習,他們認為“香城書房”的選址要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同時還要考慮便民性,建筑樓層不超過兩層,按照這個標準尋找閑置房屋,金繼成把咸寧跑了個遍,最后只有一個感受:難!市政府給每個書房的投入資金是30萬,如果選一個好地段的房屋,房租一交,裝修和買設備買書的錢就不夠了。困難怎么解決呢?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社會力量一起來共建書房,通過與社區領導的多次溝通,最終雙方達成了共識,不僅談成了五個書房的地址,并且全部免除租金。
緊鑼密鼓地完成裝修工作后,2019年底,金繼成把嶄新的書房漂漂亮亮地交到了蔡駿手上。書房365天敞開大門,免費提供水和空調,不到兩個月,香城書房就成了咸寧人的網紅打卡點。書房怎么能真正走進讀者的心里呢?蔡駿和同事們琢磨,還是得在服務上下功夫。首先要創新借閱方式。通過設計“信易讀方案”,借書不用交押金,僅憑個人信用就可以借還圖書,本地人通過身份證,外地讀者通過支付寶掃碼認證就可以辦理咸寧市讀書證。現在,咸寧市圖書館是湖北省唯一使用全信用借還體系的圖書館,他們還把這套方案輸出推廣到了杭州余杭區、南京金陵區和安徽全省的圖書館體系。
三 志愿服務共參與 傳播文化潤心靈
書房的開放、包容和真情服務,溫暖著每一個讀者。開館三年多來,每年有68萬人走進了咸寧市圖書館和香城書房。也就是說,23萬咸寧城區人,每個人一年平均要來三次。書房還能怎么融入咸寧人的生活,真正地生根發芽呢?蔡駿認為圖書館不只是一個借書的地方而是一個社會文化生活的場所、一個學習和分享快樂的場所。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讀者活動,從親子共讀、手工活動到知識科普,從書法、繪畫、音樂到益智游戲,應有盡有。元宵節將近,小讀者們歡聚十六潭香城書房,一起做手工慶祝。志愿者教孩子們舊物利用,把收壓歲錢的紅包殼粘貼起來,變成美麗的花燈。做花燈、猜燈謎,玩樂中孩子們進一步學習了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
本圖書館里的絕大多數活動都由工作人員精心策劃。但是一年700多場、40000多人次參加的線下讀者活動,他們要如何完成呢?這還得依靠一個龐大的志愿者團隊。每周日下午,73歲的任能武都會雷打不動地來相山香城書房,講“讀好書 寫好字”的書法公益課。原本,任能武只是相山香城書房的老讀者,退休后經常來書房讀書看報。在一次無意的交流中,書房管理員得知了他是湖北科技學院退休教授的身份,并且擅長書法,于是邀請他成為書房的志愿者。就這樣,風雨無阻,任能武一教就是三年。教好學生,是他的職業信念。從基本筆法開始,再到字體結構、作品賞析,任能武講得不知疲倦,學生們聽得興致盎然。
在香城書房,幾乎所有的讀者活動都是依靠像任能武這樣的志愿者來完成的。從2017年組建志愿服務隊,到目前,注冊的志愿者已經超過600人,其中,既有成年人志愿者,也有8到12歲的小小志愿者。脫下馬甲,他們是讀者;穿上馬甲,他們是書房秩序的維持者、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者和浩瀚知識的分享者。每年底,咸寧市圖書館都會為優秀志愿者團隊和優秀志愿者頒獎,肯定和感謝他們的付出。書房擁抱讀者,讀者擁抱書房;書房成為讀者分享美好和表達熱愛的舞臺,讀者也成為書房真正的主人。2022年12月,咸寧香城書房獲得了“2022年度湖北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優秀案例”。美好的公共空間,無形中也在滋養著人們的心靈。
四 閱讀走進百姓家 裊裊書香聚精神
鄒麗是城區南昌路社區香城書房最早的管理員之一,在這里工作過兩年半。去年7月辭職后,她回到湖南老家,在距離張家界市60公里遠的一個小山村里建起了公益書房。為什么要在山村建書房?還得從鄒麗和咸寧香城書房的緣分說起。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后,鄒麗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陳緯,跟著他來到咸寧定居。倆人開了一家字畫裝裱店,眼看日子越過越安穩,但是,鄒麗的“老毛病”又犯了——沒日沒夜的打麻將。在丈夫的提醒下,鄒麗覺得自己應該做出改變,一次偶然的機會,鄒麗看到了南昌路社區香城書房招聘管理員,于是便報了名并成功應聘。工作的閑暇時間,她在書房閱讀了大量的《論語》《老子》等經典傳統文化書籍,參加讀者閱讀活動,改變在悄然中發生了。
閱讀啟迪了鄒麗,讓她獲得了生活的智慧,也成為了一名志愿者。活動中她嘗試給予,分享知識,感受到了許許多多的快樂。這樣美好的空間,鄒麗想在湖南老家也建一個,將文化氣息帶到村莊。于是,咸寧香城書房以另一種方式在湖南的鄉村里生了根、開了花。而讓書香飄滿城的蔡駿和他的同事們,心里也樂開了花,他們希望香城書房不僅僅成為每位讀者的“家書房”,更成為讀者的心靈歸宿,也成為這座城市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2019 年 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咸寧香城書房,以“閱讀”為核、以“活動”為軸、以“創新”為翼,拆掉了“圍墻”和“門檻”,張開雙臂,熱情地迎接每一位讀者。不論你是孤獨、迷惘還是快樂,當你走進書房,就可以摘一段靜謐時光,感受閱讀的美好,尋找你的“詩和遠方”。香城書房也是這座城市的“燈塔”,它促進了社會的包容,點亮了人們內心的光和對生活的熱愛。如今,香城書房已成為新的文化符號,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文/湖北電視綜合頻道 圖/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正鋒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用筆墨書寫咸寧故事
下一篇:
驅動鄉村振興的“文化密碼” 嘉魚縣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未來“香城云書房”還將走進學校、社區、鄉鎮,實現數字閱讀“云”下鄉,讓“香城云書房”走進千萬家。
記者了解到,作為咸寧人自己的城市書房,香城書房建設已被列為我市公共文化建設長期支持的項目,今后將逐漸覆蓋各個縣市區,...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易報道:咸寧市新華書店在溫泉路70號咸寧書城三樓建設“黨建書房”,面積約200平方米,于近日竣工。據悉,現...
開放時間和地址送上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去體驗哦↓↓↓場館開放時間場館時間咸寧市圖書館(周一閉館)周二至周五9:00-20:00周...
?一座城市,有了書房就有了文化味。已開放的香城書房中,除了相山書院香城書房、十六潭香城書房,長安大道香城書房毗鄰咸寧...
咸寧網訊通訊員鐘合報道:近日,咸寧市新華書店在溫泉路70號咸寧書城三樓建設“黨建書房”,面積約200平方米,面向全市群眾、...
截至目前, “掌上咸寧”目前開設有四個頻道一百多個欄目,本著“宣傳咸寧,服務百姓”的宗旨,使之日益成為宣傳咸寧的移動媒...
咸寧網訊記者張歡報道:近日,我市圖書館、香城書房、美術館、群藝館等文化場館陸續有序對外開放,各場館紛紛推行預約開放或...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以縣廉政文化圖書館為主軸,不斷拓展清廉文化半徑,努力通過建設圣廟“清廉書院”、村級“清廉書房...
咸寧市少兒圖書館開展招募小小志愿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