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
朗誦是聲音的藝術,瞧,我市朗誦藝術家協會的成員們,正以詩為友,以詩為媒,不斷開創香城泉都崇尚高雅的藝術、兼收并蓄的創新格局,展示咸寧傳播正能量、凝心聚力、團結互助的良好精神風貌,讓觀眾滋養了心靈,感受到高雅藝術的魅力,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觀眾的廣泛贊譽。
20日,記者走訪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探尋朗讀者的故事。
1 傳遞朗誦的聲音
“一邊閱讀,一邊修改,再閱讀,再琢磨,再修訂。”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的李恬恬既是學校后勤人員,又是朗誦藝術愛好者,她家里的書房辦公桌上,長期放著厚厚一沓文件,這是會員們及其他朗誦愛好者千挑萬選出的“臺本”。
為了朗誦需要,李恬恬要把大幾千字的臺本濃縮至不同的段落,文字刪減不等,再融合朗讀者抑揚頓挫的聲音,呈現完美的藝術效果。
這樣的修改并不是容易活,十分考驗修改者的文學功底。為了拿捏有度,保證文字作品本身傳遞的意境不會“打折扣”,李恬恬特意邀請了溫泉資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王蕭、咸安籍文學雜志編輯嚴卉、以及相關的老師和文字工作者幫忙斧正。
2017年,咸寧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正式成立,是集語言藝術表演、研究、普及、交流、培訓、指導于一體,由熱愛朗誦、電影電視配音、播音主持、戲劇、演講等語言藝術的各界人士自愿結成的地方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接受咸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管理和業務指導。
市朗誦藝術協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市文學藝術界又融入了有聲語言藝術的新生力量,全市朗誦藝術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交流學習提高的專業平臺。
朗誦藝術協會的活動,可不僅僅只有“朗讀”。日前,由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承接的“提升語言魅力 塑造優雅形象”市婦聯公益服務項目,已啟動了開幕儀式暨線下第一場服務活動。
在生動風趣的講述中,大家了解了誦和讀的不同,對語言的韻律、語言的情感等朗誦技巧,有了初步認識。近兩個小時的課程讓在場的聆聽者深感語言藝術的魅力,對朗誦藝術充滿敬畏與向往。
授課后,大家躍躍欲試,自由組合,紛紛上臺朗誦,活動在此起彼伏的朗誦聲中步入尾聲。
2 與朗誦共同成長
“語言是如此慷慨,它屬于所有人,讓人們借助它表情達意;語言是如此美妙,那些才情兼具的高人們創造出傳世精品,讓人們看一眼就悟到心里,讀一句就浸潤到骨髓里,就這樣被深深感染。”湖北科技學院教授孫和平既是咸寧本土朗誦名家,也是咸寧市朗誦藝術協會的創立者。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朗誦的行列。朗誦,屬于有聲閱讀,在美妙的聲音里讀者時常會感覺“情景交融”。
看書和讀書都能讓孫和平體會到無窮的樂趣。她想把好的書好的文段朗讀給他人聽,也希望聽到更多人把自己最鐘愛的文字奉獻出來與人“眾樂樂”。
“隨著《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熱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朗誦的魅力。”市朗誦藝術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今后將積極開展朗誦交流、培訓、表演等活動,促進我市朗誦藝術的開展,為本土朗誦藝術家和廣大朗誦藝術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展現才華的平臺。同時,也為香城泉都普及朗誦藝術創造良好氛圍。
朗誦作為一門藝術,為許多人所喜愛。記者猶記得,學生時代第一次朗讀《朝發白帝城》時,對于古人乘船旅行的向往;朗讀《蒹葭》時,對于詩歌畫面感的震撼……那些美好的情感,如昨日重現,不禁令人感慨不已。
“其實錄制一場音頻朗誦很麻煩的,但非常有意義。” 作為朗讀錄音師,27歲的宋茜每在工作室,都要從前期找音樂、配樂開始,到校對朗讀臺本、錄音、校正、剪輯,第二次錄音、剪輯,這是一項很費時又耗力的工作,大家都說宋茜是編輯聲音的資深“剪刀手”,
多年來,我市許多語言藝術專業人士和朗讀愛好者一直活躍在大小劇場、舞臺和社會活動中,為我市的文化藝術活動不斷注入新活力,并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朗誦藝術人才,越來越多的人在各類文藝比賽演出中展新風采,榮獲佳績,引發強烈反響。
3 用朗誦充盈人生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咸安區銀泉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傳出陣陣孩童的歡聲笑語,這是金桂社區和銀泉社區的孩子們正在參加咸寧市朗誦藝術家協會開展的“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關愛兒童志愿服務活動。
冬日暖陽,臘梅飄香;詩情涌動,心留清香。此次誦讀的內容是關于春天的詩歌。孩子們歡欣雀躍,一頭撲進春的懷抱中。盡情享受古詩詞之韻;真切感受詩人筆下春光之美……用最好的狀態擁抱春天,用最美的聲音誦讀春天,匯成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踏春圖。
激昂的詩篇,吟誦難忘的歲月,熟悉的佳作,演繹時代的華章。這一站,朗誦藝術家協會的志愿者們不僅獲得了孩子們的笑臉與掌聲,同時也促進了自我的完善與成長,志愿者活動仍會繼續,朗誦協會成員們也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用詩歌朗誦表達內心,是件歡喜的事情。”朗誦愛好者,銀泉社區居民郭瓊表示,通過朗誦文藝作品,自己感受到的不僅是朗誦的魅力,更是一段心靈的洗禮,有鼓舞自己前進的力量。
“閱讀是成長的基石,是精彩人生的開始。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呼吁有更多的市民投身到書籍誦讀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傳遞閱讀的力量,用書鏈接世界。
從校園到企業,從線上到線下,朗讀聲此起彼伏。與此同時,我市業余朗讀愛好者們的活動也在逐步完善,已累計發動數千市民參與,并推薦書籍數百種,也讓很多市民在朗誦藝術中得到了書香的熏陶。我市部分朗讀愛好者建立的“朗讀者”微信群也變得熱鬧起來,他們定期舉辦朗誦沙龍,誦讀詩詞經典,讓桂香浸潤的鄂南泉都,也在這塊“朗讀地圖”上,發出了自己的朗讀聲。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市作家獲省級文學獎“雙黃蛋”
下一篇:
嘉魚縣舉辦書畫藝術作品展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崇陽縣朗誦藝術家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來自全縣的6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據悉,...
在藝術創作中,女性擁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創作的作品展現出她們堅強、感性、溫柔的內心世界。紙里紙外寫執著2019年...
近年來,市太極拳(劍)協會始終緊跟時代步伐,堅持以國家《全民健身條例》為指引,進單位進社區,持續做好太極拳(劍)運動的推...
咸寧網訊(記者?杜培清)11月8日,咸寧市女畫家協會成立,這標志著我市女畫家有了自己的“家”。大會選舉產生了市女畫家協會...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張敏報道:記者從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獲悉,中國圍棋協會3日正式授予咸寧“全國圍棋之鄉”稱號,我市又獲...
據悉,該協會于1997年成立,現有會員1000余人,該協會曾多次參與文化下鄉文藝慰問演出等公益活動,并獲得多項國家級和國際性...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龐赟通訊員黎碧波許立)今日上午,在廈門召開的2018特步·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年度新聞發布會上...
有這么一個人,明明自己有足夠資格成為義工的服務對象,但他反而竭盡所能去幫助其他人。他就是70高齡的鄧福凡,一位退休的黨...
5月7日下午,中國災害防御協會“防災減災宣傳周、安全生產宣傳月”科普宣教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如“全國大學生應急救護...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黃佳妮報道:27日,咸寧市工藝美術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實訓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