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通訊員 賀越珊 吳可
|
除了做作業(yè)、旅行,還有什么事可以讓孩子們的節(jié)假日變得更有意義?市圖書館的小小志愿者項目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節(jié)假日在圖書館公益服務兩個小時,服務內(nèi)容包括整理文獻、電腦管理、文明巡視等,該活動受到家長和學生的熱情關注。
圖書館里來了小小志愿者
3月28日,記者來到市圖書館二樓,還沒進入少兒館,就隱約聽到孩子們的說話聲。順著聲音往里走,就看到大大小小的孩子擠滿了整個借閱區(qū)域。
與圖書館的成人區(qū)域一片安靜不同,少兒區(qū)域略有些嘈雜。一些孩子正小聲地把繪本內(nèi)容讀出來;一些孩子在座位上討論習題;一些孩子蹲坐在地上看書;還有少數(shù)孩子在書架間嬉戲奔跑……
市圖書館館長蔡駿指著館內(nèi)熱鬧的場景,向記者介紹,每到節(jié)假日,少兒館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不少家長一大早就把孩子送來,讓孩子在圖書館里泡一天。基于這樣的情況,同時也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節(jié)假日生活,提供實踐鍛煉的平臺,市圖書館才開設了小小志愿者這個項目。志愿者不僅要幫忙收拾、整理書籍,還要負責督導小讀者文明閱覽,勸阻嬉戲吵鬧的行為。
近年來,小小志愿者的名氣越做越大,運作也越來越成熟。2020年,圖書館曾招過8歲以下的志愿者,后來發(fā)現(xiàn)太小的孩子一是自制力不夠,二是無法有效管理他人。因此這兩年,圖書館將小小志愿者的招收年齡提到了8周歲以上。此外,今年市圖書館還特別增設了小小志愿者的上崗前培訓,這樣孩子們工作起來就更加專業(yè)和規(guī)范。
“我們的種種努力,家長都看在眼里,對這個項目的肯定程度和熱情也越來越高。去年暑假,我們在香城書房開展這個活動,放出來的名額一天就報滿了。”蔡駿說。
工作看似簡單考驗卻不小
小小志愿者的工作分為門禁、自助借還機管理、圖書整理歸架、文明巡視、電腦管理等內(nèi)容。每個志愿者工作的2個小時期間,幾乎需要一直站立,因此不少志愿者上崗第一天都手酸腳酸。
志愿者金子堯告訴記者,她剛開始整理高書架時,找不到書的索書號,暈頭轉向地在兩排高書架間跑來跑去。整理完兩排書架,她已經(jīng)累得兩腿發(fā)軟、滿頭大汗。后來,把書架上的書用手碼整齊時又遇到了麻煩,因書架上的書太多,且高低不一,很難整理整齊,她整理兩排書架就花了半個小時。
蔡駿說,大多數(shù)孩子在第一天做志愿者時幾乎都有相似的感受,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相當考驗體力。連續(xù)站立2小時,中間沒有娛樂,這種嚴肅的工作體驗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都是第一次。
“我曾經(jīng)遇到一個孩子,工作了一個小時以后就跑過來問‘老師,我可不可以玩一會兒再工作啊’。”他說,“不過,多數(shù)孩子兩三天后就適應了。這個適應的過程是對孩子耐心的一種考驗。”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其實每一個小小志愿者的工作崗位都體現(xiàn)了對耐心的考驗。
志愿者張珩是自助借還機管理員,在短短20分鐘內(nèi),他陸續(xù)向4位讀者介紹了自動借還機的使用方法。其中一臺機器因讀取速度問題,當讀者將多本圖書放置自動識別窗口時,無法及時識別出來,每次他都耐心地告訴讀者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不是機器故障,而是機器讀取速度問題,只要等待片刻就可解決。
記者問張珩總是重復講解會不會覺得厭煩,他笑著說:“不會。當對方開心地跟我說謝謝的時候,我很快樂也很有成就感。”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管理能力
對于小小志愿者來說,體力上的消耗并非最困擾他們的難題,最難的環(huán)節(jié)還在于對陌生人的管理。
少兒館的讀者大多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比成年人要差,因此館內(nèi)常能聽到孩子說話的聲音,甚至不時能看到幾個孩子繞著書架嬉戲奔跑。遇到這種情況,擔任文明巡視工作的小小志愿者就需上前勸阻。而這對于這些10來歲的孩子來說,相當具有挑戰(zhàn)性。
如何向陌生人開口?怎樣表達才能態(tài)度謙和又不卑不亢?管了不聽,又該怎么辦?每一個文明巡視員都曾經(jīng)歷這一系列的問題。
志愿者曾牧瑤剛做管理員時十分緊張,就怕小讀者不聽自己的。一次,她看到一個男孩在爬書架,猶豫了一下還是向男孩發(fā)出了勸告。可對方卻滿不在乎,于是她除了指出對方的錯誤外,還強調(diào)了爬書架可能被書砸到的危險,男孩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蔡駿說,小小志愿者擔任文明巡視員,不僅對其自身的溝通能力是一種鍛煉,對圖書館環(huán)境的管理也有意想不到的幫助。少兒館也有不少陪同子女或孫輩一起閱讀的成年人,對于這部分人的不文明行為,小小志愿者的勸告往往比館員更有效,“可能因為這些成年人在天真的孩子面前反而會不好意思吧”。
在做小小志愿者這件事情上,蔡駿說一開始往往是家長比孩子起勁。很多家長來報名時都會說,希望鍛煉孩子的耐心,鍛煉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者希望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實踐中,蔡駿也確實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比如,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志愿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整理收納的好習慣。“這種整理收納能力,可能并不算多大的本事,但其實這種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會讓人受益終身。”家長張女士說。
最后,蔡駿提醒,無論家長希望孩子從這個公益項目中收獲什么,有一個前提非常重要,那就是自愿。家長一定要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替孩子報名參與,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老驥伏櫪志千里 ——湖北省優(yōu)秀文藝志愿者劉啟善的故事
下一篇:
通城縣老年大學寓教于樂
近日,嘉魚農(nóng)商行學雷鋒志愿者小組,積極響應,自發(fā)組織行動起來,走上街頭、走進社區(qū),紛紛投身“學雷鋒志愿服務集中行動月”...
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我市廣大黨員干部以志愿者身份用...
春天(武漢)晨曦中,有星星在閃爍你是最亮的那一顆風雪中,有小花在跳躍你是最美的那一朵有人妝點季節(jié)的夢你溫暖著城市的心“...
”該社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近日,社區(qū)積極聯(lián)絡、組織文藝工作者、志愿者等,將音樂、舞蹈、...
通過這次勞動,郵儲黨員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社區(qū)居民增強環(huán)境保潔意識,降低了環(huán)境傳播疫病風險,為疫情攻堅最后階段發(fā)...
3月5日,省文明辦發(fā)布《致全省疫情防控一線志愿者的慰問信》,向一線工作志愿者致敬,營造尊敬、感謝志愿者的氛圍。武漢、黃...
”昨日, 80多名志愿者冒雨來到武昌區(qū)東亭社區(qū),清樓道掃花壇運垃圾,居民們感激地端來溫開水,讓志愿者趁熱喝。有3名志愿者...
民企老板、運動員、高校教師等80多名志愿者當大廚、當搬運,平均每天為醫(yī)護人員送餐800多份——2.8萬份愛心餐背后的接力洗菜...
汪旭東(市直)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冬天格外漫長。所經(jīng)過的街道路口,只有交警和身著反光色志愿標識服的人員在...
梅贊(武漢)宅在家里,忽然接到老同學肖志義的來電:我現(xiàn)在在當志愿者,每天在小區(qū)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值守。志義的妻子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