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實習生 歐陽潔
畫廊,這個美麗又恬靜的名字,總會讓人腦海里浮現出一個藝術小天地,在溫泉茶園路就有這樣的一方藝術小天地——孟清畫廊。畫廊內,掛滿了各種風格的繪畫作品,讓人目不暇接。同時,也凸顯了我市美術工作者的品味和他們磨礪多年的藝術積淀。
畫廊丹青韻味濃
屋內充滿著濃濃的丹青韻味,墻上掛著賞心悅目的書畫作品和簡約雅致的裝飾,讓人有種恍若隔世的穿越感。走進孟清畫廊,極具文藝氣息的裝潢讓人心生親近。
畫廊不僅只是繪畫的地方,門口還懸掛著嶄新的“咸寧市女畫家協會”牌匾,這個300多平米、三層樓高的孟清畫廊是該協會主要的活動場所。一樓可以喝茶聊天,裝裱畫作;二樓掛著一些孟清和畫家朋友的得意之作以供參觀欣賞;三樓則是一個畫室,有足夠空間進行創作。
時不時有畫友前來,孟清就會停下手中半成的畫作,煮起一壺清香的茉莉花茶,不一會兒,畫廊中便充盈著濃郁的茶香,老友相聚,對飲幾杯香茗,雅趣橫生。各界好友,一有閑暇,無不移步前往畫廊,與孟清及眾畫友品茶論道,直抒胸臆。和著幾盆陽臺綠植,給畫廊增加了幾分野趣,頗有“采菊東籬下”的感覺。
為什么要成立畫廊?孟清一直秉承自己的理念。畫畫不僅是孟清的興趣,更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孟清也愿意把這藝術的理念傳達給更多的人。
長期坐在宣紙前,風雨無阻。10歲的小夏是畫廊的眾多學生之一,雖然不習慣,但她樂在其中。“只要我的繪畫技藝有進步,再辛苦也值得。”小夏說,她的夢想是成為像孟清一樣的優秀畫家。像小夏這樣喜愛繪畫創作的孩子,在孟清畫廊還有很多。很多原本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所事事的青少年也逐漸被吸引來學畫。
畫廊成立后,孟清接到不少電話和微信留言,都在咨詢來畫廊學畫的事。也有人表示自己很感興趣,但沒有繪畫基礎,擔心自己不夠進入的門檻。孟清表示,目前畫廊歡迎所有繪畫愛好者加入,不設置基礎門檻。畫廊提供學習交流平臺,時不時會展開一些小型的免費培訓和寫生活動,只要認真學習和練習,繪畫能力都能得到一定提升。“只要誠心想加入,每個人都能在這里得到收獲。”孟清信心滿滿地說。
畫廊一直力推我市各類實力派書畫作品,還邀請本土著名書畫家到畫廊現場揮毫潑墨,與我市書畫界人士友好交流,讓市民感受藝術,融入藝術氛圍,在家門口就能“品嘗”到文化大餐。
梅花香自苦寒來
孟清1969年出生于通山縣黃沙鎮大屋孟村。大自然是她的第一任老師。那時的她便喜歡整天拿樹枝在地上涂鴉。
16歲那年,孟清進入到大幕上林場竹木加工廠做出納,對畫畫的熱情,卻從未間斷過。跟油漆工學畫花譜,受《芥子園畫譜》啟蒙,大幕山上的自然景觀成了她的老師。一草一木的各種形態,總是能激發她創作的靈感和熱情。將畫畫在銅鏡上、畫在柜子上,畫在床頭上……
結婚后,孟清也是利用一切時間,練習畫畫。經常是點著煤油燈,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畫筆在小桌板上畫畫。
1990年,家人深知孟清喜歡畫畫,便引薦她認識了通山縣知名畫家毛才奇。
毛才奇老師結合孟清的成長環境建議她練習花鳥畫,她開始掌握了一些作畫技巧,到后來也能畫出層林盡染的杜鵑、指日可釀的黃花酒、守望幸福的戀雙鸚等,畫作越來越具美感,也不再滿足于掌握某種技能,而是想通過自然和現實生活中表象的提煉,借助筆墨發揮胸中對生命深處對美和藝術的追求。
2018年,孟清在清華美院拜入著名的畫動物畫家肖偉導師門下,專攻畫狐。學習期間,她勤學苦練,不斷穎悟,畫技得到了飛升。孟清的狐貍畫作一舉奪得清華美院國畫高研班師生結業展覽創作特等獎!她被導師和同學戲稱“狐仙”。
孟清從不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放慢學習的腳步。她追求筆墨當隨時代,拒絕別人稱她“杜鵑仙子”“狐仙”,不想被早早地定型。在2018年,她又拜湖北省美術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董繼寧為師,學習山水畫。
書墨之香沁入心脾,令人神清氣爽,孟清每天至少要揮筆三百余次,試圖通過不斷地實踐超越自己。孟清帶著深山伴她成長的杜鵑花的艷麗和深情作畫,吸引了大量的書畫愛好者一起交流學習,畫廊也成為了當地文人墨客的集聚地。
喜歡上畫畫的30多年里,近代民國時期知名畫家潘玉良的繪畫精神一直支撐著孟清。如今,孟清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把繪畫的精神往外傳達,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畫畫,愛上畫畫。
揮毫潑墨抒情懷
“每位畫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優秀的品質,我們聚在一起,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在每一次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不僅能讓作畫技能得到提升,還能陶冶情操調節心情,這樣對大家都有益處。”咸寧市女畫家協會秘書長胡荔認為,孟清畫廊為廣大美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開放包容、共同進步的藝術平臺。
當記者置身孟清的畫廊,油然而生一種被墨香熏染的感動。如果你能用心解讀畫廊的每一幅作品,便猶如在和作者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內心會被深深地觸動。國畫、素描、工筆細描……各種作品風格各異,豐富多彩。揮毫潑墨間彰顯著豪放與大氣,安然靜怡中透視著內心的絢爛。樸實無華中詮釋著一份堅韌,一份執著,一份對生活的熱愛。
美術是最接地氣的藝術形式,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是一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共同美學記憶。咸寧有許多優秀的畫家,他們創作了很多的精美繪畫作品,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我市畫家們以“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為創作導向,圍繞中心工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藝術作品講好咸寧山水故事。這些作品展現出來的家國情懷、家鄉情懷都能為咸寧增添一些歷史的見證。
身為女性畫家,孟清也注意到,長久以來,很多女性更多擔任的是家庭幕后工作者角色,為了工作和家庭,放棄了許多,甚至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在有畫廊這樣一方藝術天地,這么多新時代女性越來越獨立,在這個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相信會有更多女性受到鼓舞,從繁瑣的家務和工作里找到閑暇時間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人生,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孟清畫廊是我市的一個文化品牌,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期待孟清畫廊走向全國,為鄂南文壇爭光。
編輯:但堂丹
在藝術創作中,女性擁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創作的作品展現出她們堅強、感性、溫柔的內心世界。紙里紙外寫執著2019年...
2018年12月27日,湖北第三屆自駕游發展大會在松滋洈水舉行。我市“茶馬古道穿竹海,白雪熱湯畫‘峰景’”和“訪二喬故里,品...
編者按:美麗鄉村,承載著農民的美好夢想。今起,咸寧日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推出《探訪美麗鄉村》系列報道,展現我市...
○劉念周末,在圖書館,伴著一杯清茶,我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斯特里克蘭德40歲才開始畫畫,縱觀他的一生,前半生好像在...
雖然青州書畫產業發達,但農民自發創作的農民畫卻參與不進去。為推動農民畫進入大眾書畫市場, 2014年青州成立農民畫協會,開...
○陳希子讀書不僅陶冶情操,還可以增長讀者的見識,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很多人無法堅持讀書,可能是因為把讀書定義...
00后秦媛媛是一名大一美術生畫畫、動漫、游戲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愛宅“畫畫一坐就坐一天”她樂觀“做事從不做最壞的打算”她也...
我用心收集網絡上每一個適合聽障孩子的學習資源,充分調動他們的視覺感官,精心制定適合他們身心特點的“學習菜單”,手語版...
人物名片:24歲的彭南慶,自小便喜歡書法和畫畫,大學時便運用手中之筆開始創業, 2018年,他來到咸寧,不遺余力推廣國學,先...
特邀畫家有咸寧籍全國知名畫家湖北省美術院原院長董繼寧、武漢市美術館原館長樊楓、湖北中國畫研究院原院長孔奇,省美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