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旸
“那是一個盛產英雄的年代,那也是一個生長愛情的年代。”石鐘山最新長篇《愛情永遠是年輕》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推出,一開篇就道出了小說交織的雙重線索——既勾勒軍營英雄的理想主義追求,也書寫感情流淌之處命運的起承轉合。
“如果說軍旅題材是我的文學根據地,希望自己能在舊地標開拓新意,豐富傳統軍旅文學表達的脈絡。”日前,作家、編劇石鐘山來滬接受記者專訪時談到,從事寫作40多年,創作已經成了生活中“呼吸一般的存在”。“從小在部隊大院里聽著嘹亮軍號聲長大,養成珍惜時間、嚴格作息的習慣,對于寫作長跑也有助力。我好像寫不膩,也不想重復自己,總感覺還能挖出一口‘新泉’。曾經的‘激情燃燒’與‘熱淚盈眶’能否打動當下年輕受眾?我有點忐忑,期待通過小說答卷與讀者共振共鳴。”
擺脫對軍人形象單一臉譜化書寫
《愛情永遠是年輕》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寫起,以山水市技校即將畢業的學生艾紅莓與軍區大院子弟吳桐的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軍二代、退役軍人等群體,從部隊生活到改革開放時期投身實業或轉戰商場的軌跡。熱火朝天、澎湃飛揚的故事背后,承續了石鐘山一以貫之的激情和細膩,也抒發對人性和正道的思考。“人生沒有完美的選擇,只有努力讓自己的選擇變完美。”書中三位性格迥異的女性站在愛情、生活、人生的抉擇路口,有堅韌也有迷惘,有收獲也留下遺憾,呈現了女性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她力量”。
作為“歲月鎦金”系列新作,石鐘山首次嘗試女性視角敘事,講述跨越40年的愛情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波瀾壯闊的社會巨變。“再鋼鐵意志的軍人,也是凡人肉身,也有世俗煩惱。我希望還原軍人硬核性格里平凡真實的一面,擺脫對軍人形象的單一概念化臉譜化書寫。”
出身軍人家庭,從小熱愛軍營,石鐘山的作品洋溢著樸素的情感。1989年進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可以說是石鐘山創作的分水嶺,此后他寫下“兵味”小說《大風口》《新兵三事》《兵舍三味》等。無論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石光榮從戎馬歲月過渡到和平生活,還是《幸福像花兒一樣》令人津津樂道的戲劇化軍營故事,戰爭的硝煙和歷史的記憶更多是一種時代背景底色,作家在訴說歷史和塑造英雄時,側重的卻是生活中百感交集的情感。“對愛情我一貫持有敬畏之心,我選擇通過時間的濾鏡去追溯那些曾看到的、領略過的情感故事,去呈現愛情從不成熟到成熟的蛻變過程,也傳遞我對英雄的豐富理解。”
小說改編并非“簡單的技術重復”
從“青春成長”三部曲《春風十里》《五湖四海》《芳華頌》到《永不消逝的軍歌》《問蒼茫大地》等,高產的石鐘山把軍人情感生活演繹成作品敘事主軸。“作家的使命要寫自己經歷過的、看到的、感悟到的,獻給沒有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讀者,讓他們從其中吸取一點點人生經驗。如果讀到某處,有一種動心或心被揪住的感受,那也是作家的成功。”
評論家孟繁華認為,石鐘山既追求小說的可讀性,注重情節的連貫和人物的完整,對本土的文學傳統有很好的繼承;另一方面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人物,特別是為當代文學長廊增添了不少出彩的軍人形象。
石鐘山作品多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百花文學獎等。而自《激情燃燒的歲月》起,其創作的中長篇小說屢屢改編成電視劇,引發收視熱潮。《父親進城》《幸福像花樣燦爛》《軍歌嘹亮》等40多部小說被搬上銀幕熒屏,成為家喻戶曉的軍旅題材影視劇。2009年踏足電視劇改編行列,他先后制作《幸福的完美》《軍旗飄揚》《軍禮》《幸福在路上》《石光榮和他的兒女們》等熱門電視劇。
多年游走于作家、編劇、導演、制片人等身份之間,是否訓練出迥異的藝術思維?寫小說會不會下意識“影視習慣先行”?對此,石鐘山認為:“小說是寫給自己的,編劇、導演、制片人更多是服務于市場和投資方。不管是寫小說還是劇本,都要讓人物塑造立得住,情節轉折說得通,完成對文學信念的跋涉,盡可能保持一部作品的藝術完整性,讓作品自己說話。”在他看來,編劇改編作家的作品并非簡單的技術重復,“從小說到劇本,涉及對作品的熟悉度、認知度和覆蓋性,要服務于不同媒介的傳播規律”。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瑞眾保險:服務國家大局,榮膺“央國企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獎”
下一篇:
“最中國”里遇見傳承與創新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王軍報道:日前, , 2020年全省計劃生育協會戰“疫”好新聞作品評選結果揭曉,嘉魚縣融媒...
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周春芽的《春天來了》17日晚拍出8625萬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作為該場封面作品的《春天...
(記者劉江偉,文藝報記者黃尚恩、李曉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結果23日在京揭曉, 《西南邊》、《青色蒙古...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周瑩報道:26日,青龍山之戀·畔山林語攝影書法大賽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初評、網評、終評三個評審環節...
我無以回報,唯有筆耕不輟,期待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我的忠實讀者,回報來自遠方的鼓勵和祝福。
據悉,此次展覽是我市在本地舉辦的首次工藝美術家作品集中展示,勢必推動咸寧當代文創工藝美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給廣大市...
《吉祥譜》李宏震徐潔佳著內容簡介:傳統吉祥圖案依舊是中國人不可割舍的文化基因。作品用審視歷史的全新角度,講述了人類與...
此次比賽評選出的11個市級一等獎作品,小學生組設一等獎3名,中學生組、教師組各設一等獎4名,并從中擇優推薦8個作品到省里參...
近日,湖北省教育廳辦公室公布第五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湖北省決賽比賽結果,咸寧市教育系統在此次比...
咸寧網訊記者劉念報道:3月9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咸寧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湖北文旅“五個一”作品展(咸寧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