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魯元珍、韓業庭)5月5日,今年“五一”小長假落下帷幕,旅游市場也恢復了往日生機。據文化和旅游部測算,“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
今年正值建黨100周年,紅色主題游備受歡迎。勞動節連著青年節,更多的年輕人參加到紅色旅游隊伍中,紅色旅游+生態游、民俗游、研學游、鄉村游等新線路、新產品豐富了旅游業態——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江西于都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等紅色旅游熱潮涌動,廣東多個文化場館、旅行社推出形式多樣的紅色主題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和研學學生參觀游覽、打卡、了解和學習黨史,感悟紅色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夜間燈光、展演等技術的成熟為游客夜間旅游提供了更多選擇,夜間消費成新常態。湖北武漢推出“勞動最光榮”主題燈光秀、“知音號”“夜上黃鶴樓”等夜游項目;廣西推出“文化夜市”“夜游景區”“美食夜市”“夜游文化街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游覽觀光、參與體驗;福建泉州用“一街、一碗、一樓、一館、一店、一宿、一演出”串出7條“市井煙火”路線,為市民游客提供夜間休閑體驗;浙江杭州臨安推出大型沉浸式主題夜游項目“狐妖小紅娘”,開啟動漫+科技+夜游的古鎮全新模式。
在各地發布景區預約限流信息后,不少游客選擇避開熱門目的地、錯峰出行。中西部地區氣候適宜,吸引眾多游客到訪,旅游市場熱度攀升。廣西象山景區“五一”假期向游客免費開放,四川稻城亞丁景區迎來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后首個客流高峰,全國各地游客慕名探訪新疆天山托木爾大峽谷,參加徒步穿越峽谷、賞天山奇景感民族風情、篝火晚會等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要求下,三、四線城市逐漸成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越來越多游客選擇到山水田野間感受清靜和悠閑,體驗鄉村慢生活,登山、賞花、采摘、燒烤、垂釣等體驗式旅游項目受到歡迎。
文化元素也成為增強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提升游客體驗的重要因素,高品質的文化活動有效提升了廣大游客的參與度和獲得感。“五一”假期,全國各地舉辦20余場音樂節,《山河令》主題演唱會帶動蘇州旅游熱度高漲,江西葛仙村、河南櫻桃溝、成都五鳳溪以傳統古鎮文化為依托,運用“創意+科技+文旅”的體驗式場景打造網紅打卡新地標,讓鄉村旅游煥發光彩。文化娛樂、圖書休閑、文博旅游成為假日休閑熱點,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游客增幅明顯,國家大劇院、北京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成都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為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同時,各地嚴格做好旅游各環節疫情防控工作,并依托智慧旅游平臺、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對客流進行精準預測和精準管理。華山、泰山、黃山、九寨溝、八達嶺長城等重點景區提前發布票務信息,有效疏導、分流游客,管控成效明顯。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顯示,32.0%的游客體驗了在線預訂,33.0%的游客體驗了掃碼、刷臉等無紙化入園,98%的游客認可景區預約機制。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06日 10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十余部電影“點燃”2021年五一檔
下一篇:
武漢美萊醫療美容醫院|陳雄超先生受邀參加首屆湖北(武漢)·AI美節
咸寧網訊(記者見博?通訊員柴倩)近日,記者從市文旅局了解到,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截至8月23日,我市已有15個...
通訊員黃妮妮?五一長假前三日,赤壁旅游景區全面升溫,旅游市場“熱”而有“序”,假日氛圍異常濃厚。景區安全不松懈五一小...
5月1日,游客在武漢黃鶴樓公園參觀游覽。5月1日,天氣晴好,全省各大景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迎來大批游客。當日...
▲返鄉游清明返鄉探親,許多游客選擇就近到鄉村旅游景區、公園、古鎮等旅游,回憶家鄉往事,感受風土人情,帶火鄉村旅游市場...
據田野鄉村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迎接游客,該景區提前做好了園內各項打掃、消毒工作,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游客...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丁偉報道:春節假期,崇陽縣共接待游客43.0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539.3萬元。如浪口酒店入住贈送巧克力...
咸寧網訊通訊員盧耀武報道:國慶期間,通城縣善源谷日客流量達到2000余人次。筆者從景區管理處了解到,今年國慶善源谷日客流...
假日期間,我市接待游客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8%和5%。好山好水, “咸寧游”入全省第一方陣“這里背靠著山,空...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疊加,假日期間,我市文旅惠民活動豐富多彩,各旅游景點人氣持續升溫,旅游市場迎來疫后復蘇的新一輪客流高...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題: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國慶中秋假期旅游市場掃描新華社記者陳愛平、喻珮、周曄國慶中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