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挖盲盒、兌“古錢幣”,河南博物院真會玩
“奔著考古盲盒來的,沒想到又被‘古錢幣’巧克力圈了粉。”
“買回去收藏吧,真舍不得吃掉。”
繼“考古盲盒”火爆網絡之后,春節期間,河南博物院推出了“考古盲盒”新年限量版“來自河南博物院的紅包”,在已有館藏古幣仿制品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枚“壓勝錢”仿制品,同時上新了一款能吃的“古錢幣巧克力”,再度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感受到“一抔土的情懷”
“這款巧克力包含10種院藏‘古錢幣’,涉及春秋、戰國、西漢、新莽、北宋、北齊等時期,造型各異且精美,可以說是古錢幣科普的入門級‘教科書’,不僅有創意還實用。”對于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來說,“古錢幣”巧克力成為“爆款”,她并不意外。
不過,在河南博物院眾多文創產品中,最火的依然要數考古盲盒,為了應對春節,從2月10日開始在線上一次性上架12000個,截至2月15日已經售罄,線下每天推出500個預約號,每人限購3個,仍舊賣到脫銷。春節過后,考古盲盒又恢復了每晚8點上架,分分鐘被秒殺的常態。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的用材與市面上同類型的產品有所不同。用來包裹“文物”的土含有古都洛陽北邙山的土壤,體驗者們收到產品時,表面來看其實就是一個“土疙瘩”。
也正是這種“不知道會挖出什么”的未知性,給了大家更多消費刺激與參與感。
“我們就是要讓大家感受到‘一抔土的情懷’,在細細挖掘過程中,體味中原文化的魅力。”宋華說。
將科普貫徹到底
“手套那么一戴,考古專家那感覺來了,在家里也可以挖文物!”
“買考古盲盒是一份快樂,拆開的過程還得到第二份快樂。”
許多網友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考古”過程,小鏟子一鏟,小刷子一刷,手法不輸專業人士。
作為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王牌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動態文創”的概念貫徹到底。
與普通盲盒不同,考古盲盒跳脫了傳統盲盒“拆盒即結束”的設置,不僅將考古發掘融入了“拆盒”過程,更將考古“戰利品”帶入到一個更大的游戲中,非常符合年輕人求新求異的探索性和娛樂性的消費心理。
據介紹,盲盒里精美仿制的青銅器、元寶、小銅佛、銅鑒、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器等“奇珍異寶”,通過多道工序,進行“做舊”,盡可能呈現文物出土時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洛陽鏟也得到了體現。盲盒里的微型洛陽鏟外觀呈金色,還雕刻了花紋,幾乎是按比例縮小復刻的。
包裝改了12稿、版本更新6次、翻模20多次……“無論是文案、包裝,還是內部設計,我們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宋華表示,“‘考古盲盒’的‘盲’是科普文化之意,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最初獵奇探寶逐漸轉變成現在熱衷探尋寶物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考古盲盒’真正實現了它的科普價值。”
讓文物動起來、活起來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好的文創產品在拿到手的時候,一定要能講得出故事,有說頭,有辨識度,有記憶點。”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產業部開發科科長杜華說,賣出去的產品要和公眾產生情感連接,讓人愿意向外“安利”,自覺或不自覺地起到對文物的宣傳和推廣作用。
“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Z世代年輕人正逐步成長為文化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價值認同感,讓國風玩具獲得了龐大的市場。而‘考古盲盒’的火爆正是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說,文創產品要想被市場所接受,核心競爭力在于產品背后的文化和創意。
“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讓文物動起來、活起來,讓冷門偏門的考古熱起來、被公眾熟起來。”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說,把“考古發掘”從被動學習變為有趣的主動探索,吸引著年輕人通過另一個角度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拉近他們和歷史文化的距離。
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董君亞 許夢圓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動漫如何創造了日本觀眾的共同記憶
下一篇:
貴州省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探尋古人類如何生存
新發現6座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神秘三星堆考古再解謎本報記者楊雪梅王明峰宋豪新核心閱讀眼部有彩繪的銅頭像、華麗的...
分別是:浙江余姚市井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鞏義市雙槐樹新石器時代遺址、湖北武漢市郭元咀商周遺址、寧夏彭陽縣姚河塬西周...
出土銘文器物還原“曾世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海冰王晶通訊員曾攀黃敏在鮮有史料記載的情況下,一部“曾世家”何以被還原?專家...
本書主要涵蓋了他對波斯帝國、古羅馬、古希臘以及秦漢帝國等的研究成果,還有多篇史學史的梳理,可以幫助讀者迅速把握古代世...
遺址格局逐步清晰,歷史文化內涵日益豐富北庭故城考古發現不斷深入本報記者楊雪梅《人民日報》(2020年11月02日第12版)核心閱...
日前,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余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
這是新疆哈密拉甫卻克墓地一座斜坡墓道墓(2019年10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在該墓地清理出的62座墓葬中, 19座為斜坡墓道墓,...
記者27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隨著考古工作者對唐華清宮朝元閣遺址的持續發掘,發現了大量唐代建筑構件和銘文板瓦,一座...
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陜西省秦咸陽城長興村工商業遺址(制陶作坊)展示工程25日開工。遺址保護工程位于西安北客站至...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