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隆穎(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文化產業系主任)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非遺最大的挑戰是文化語境與使用場景的固化。創新非遺傳播方式,關注年青一代信息傳播潮流,利用年輕人喜歡的傳播方式高效、時尚、鮮活地傳播非遺勢在必行。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戶,用戶使用率為78.2%。短視頻使用率首次超過網絡視頻,成為使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傳播形式。如何利用短視頻有效傳播非遺已成為新的課題。
短視頻長度一般不超過15分鐘,利用手機等便捷工具拍攝與傳播,可以直觀、立體、鮮活、個性化地展示非遺。近兩年,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紛紛啟動“非遺帶頭人”“非遺合伙人”等項目,積極探索“短視頻+非遺”的傳播模式,通過加強流量扶持、提高變現能力、促進技藝研培、打造非遺文化開放平臺及開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遺傳播。2020年年初,抖音發布的《2019年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我國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已經有1275個在抖音上開辟了陣地,覆蓋率達到了93%,相關內容全年收獲了33.3億次點贊。平均下來,每三秒鐘就有一個非遺短視頻誕生。
短視頻應用于非遺傳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非遺短視頻用戶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2019年4月,快手發布的《非遺報告》顯示,2018年快手平臺有252萬名用戶瀏覽了非遺內容的短視頻,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到了63.8%。短視頻通過數字影像的處理,運用現代視聽敘事方式和高超的拍攝技巧,以現代人的審美視角與創意手法凸顯非遺之美,既吸引了年輕人對非遺的關注,也激發了他們主動傳播非遺的熱情。
非遺短視頻促進了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一方面通過符號重構、剪輯技術、視覺再現,突破了非遺傳承的時空限制,將非遺的精髓呈現到受眾面前,形成一個非遺“活化”的超時空文化場域,締造了一個沉浸式的非遺“活現”視覺景觀;另一方面,年輕時尚的群體更傾向于用平民的視角來探索非遺的現代價值,他們通過利用影視技術與文化創意,站在時代與潮流前沿,重塑非遺的文化內涵,創新非遺的文化形式,最終建立起與受眾有效溝通的橋梁。比如,90后男生阿圣在短視頻平臺上表演“嗩吶電音”,杭州手工藝人著力展示油紙傘連接的現代生活之美,他們都已圈粉百萬,獲贊無數。短視頻為非遺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在向人們展示非遺魅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的消費需求,進而推動了非遺的產業化傳承。
非遺內容短視頻的快速普及與發展,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注入了青春活力與創新因子,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由于這種傳播形式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傳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傳播主體分散,專業性與大眾化缺乏有序合作;傳播內容浮淺,文化內涵尚未深度挖掘表現;傳播形式娛樂化,文化精神受到削弱甚至褻瀆;傳播利益商業化,文化價值遭遇過度解讀等等。相關部門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資源整合、政策扶持、環境營造、趨利避害,盡快探索出適合當地特色的非遺短視頻傳播創新路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目前,非遺短視頻的傳播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非遺傳承人、從業者及興趣愛好者,他們了解非遺的精髓,但缺乏傳播技巧的訓練,作品質量普遍不高;二是傳統媒體、自媒體等專業機構,他們掌握嫻熟的傳播技能,但對非遺缺乏深入了解,作品容易表面化、片面化;三是專注于非遺傳播的內容運營商,他們以商業為目的,幫助非遺傳承人拍攝短視頻內容、做社交平臺運營、打通商業變現鏈條,作品的商業功能要高于文化功能。這種情況下,整合傳播主體,實現優勢互補尤為重要。在應用短視頻進行非遺傳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將傳播主體力量進行整合與統一規劃,建立起政府鼓勵、專業媒體指導、平臺支持、傳承人響應、全社會參與的社會化傳播機制,促成各類傳播主體的互助合作和優勢互補,并對其傳播過程進行把關監管,以保證非遺短視頻的質量,提高傳播的影響力。
此外,還要在內容創新,渠道開發等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創新傳播內容,引發情感共鳴。利用短視頻對非遺文化內核進行挖掘,探索最能表現非遺魅力的文化元素,并將這些文化元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拉近受眾與非遺的距離,強化非遺短視頻的傳播效果。與此同時,在進行短視頻內容策劃時,對于那些文化內涵豐富的非遺項目,可嘗試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拍攝系列短視頻,進行深度傳播,以還原非遺全貌,展現非遺之美。其次要精準傳播,多渠道分發。充分掌握受眾的具體需求、偏好及行為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鎖定傳播對象,確定傳播內容,實施精準推送。還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強化體驗式傳播,組建線下興趣社群。利用短視頻的互動社交功能,將線上流量引入線下社群,組織實地體驗活動,這對建立良好的非遺生態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04日 13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黃子韜攜旗下藝人亮相超級秀 鄭爽驚喜來襲
下一篇:
11月電影市場吹起文藝風
咸寧網訊通訊員鐘合報道:近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現百姓美好生活,激發群眾愛國熱情,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開展...
咸寧市遵循傳播規律,以覆蓋率、到達率、認同率為目標,深挖地方黨史紅色資源,全媒體制作《黨史上的咸寧記憶》系列短視頻,...
光明日報記者周洪雙李曉東光明日報通訊員陳晨“我身邊的同學成為了故事的主角,通過原創視頻帶領我們走進了他們的紅色實踐旅程...
白雪皚皚,紅衣女子策馬奔騰——賀嬌龍的這段視頻在她的個人短視頻賬號獲得了5.2億點擊量,也讓新疆小城昭蘇迎來了大波游客。...
年輕一代這樣講述中國故事“過去幾年您曾多次到訪中國,請問什么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去年我...
駛向未來“紅色百寶奮斗百年”專題報道監制:孫承斌策劃:趙承、孫志平、何玲玲制片人:張旭東、樊華視頻組組長:邱紅杰、鞠...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近日在四川成都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學習負擔比較重、有心里話藏在心里、感到孤獨、...
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
“注意了,吃這些會致癌”“這個竅門能治百病”“快把這些轉給親友”……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銀發族”正成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