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由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兼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領銜主編的《政治通鑒》新書發布會暨“通鑒視野下的政治科學”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行。
據介紹,“政治通鑒”是一項大型的政治學基礎研究工程,被列入北京大學“雙一流”專項資助計劃及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十四五”規劃。本次發布會呈現的《政治通鑒》第一卷,就是“政治通鑒”研究工程的階段性成果。該項研究不僅將總結和分析中國政治發展的經驗教訓和一般規律,也將分析和探討世界主要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教訓和普遍規律。“政治通鑒”工程的實施過程,也將是“政治通鑒學派”學術共同體的建構過程。
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于鴻君指出,啟動“政治通鑒”編纂研究工程,出版《政治通鑒》系列論著,標志著政治學研究中心的學術事業結出碩果,是北大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的一大盛事。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方案,深刻地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生命力。中國政治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希望北大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以“政治通鑒”工程為牽引,科學研判政治學的發展趨勢和生長點,會通古今中西,融通學科視野,推動中國政治學在更加開放、更加科學的道路上創新發展。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指出,《政治通鑒》的編纂出版是政治學基礎研究的一項重大成果,填補了中國現代政治學工具性基礎文獻的欠缺,也將推動中國政治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俞可平教授在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就“政治通鑒”的基本內容、主要特色與編撰動因做了詳細介紹。他指出,“政治通鑒”研究工程致力于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迄今為止,世界各國的主要政治經典和人類創造的基本政治制度究竟有哪些;人類政治發展的普遍規律是什么,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究竟有什么關系;人類有哪些重要的政治理想,未來人類的理想政治應當是什么。《政治通鑒》是多卷本的系列出版物,每一卷都包括古今中外的政治經典、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人物、代表性政治理論和重大政治事件五個部分的主體內容。通鑒不同于為君主提供統治鏡鑒的傳統政治文獻,也不同于一般意義的政治學百科全書,在撰寫的過程中,要求作者努力做到敘述和分析相結合、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研究相結合、以及經典文獻研究與理論前沿論述相結合。
編輯:但堂丹
鄉鎮是國家政權的基石,是黨和政府在農村工作的基礎。鄉鎮黨委書記作為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領頭雁,尤其需要提高政...
咸寧網訊通訊員梅皇榮、戴瑩報道:“要緊緊圍繞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六穩六保’、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
政協咸寧市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第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2015年1月18日—22...
依次通過關于咸寧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
《講政治——黨員干部必須提高三種能力》尚傳斌主編?內容簡介:本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講政治”重要論述,助力黨員干部提...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
”面對重大風險,基層黨組織要通過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為風險防控夯實群眾基礎。面對...
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本質特征。正因此,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將“理論學...
咸寧新聞網北京訊 記者朱哲、特約記者祝軍報道:3日,我市與北京大學合作交流會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王杰...
“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3月15日,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