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贏得高口碑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極大豐富和調整了原作扁平化的人物處理,將三個青少年的復雜心理與家庭成長環境清晰勾勒出來,給了觀眾更多解讀與回味的空間。圖為劇照。
原著小說與網絡劇改編互相關聯又各自獨立,其所形成的文本空間,恰恰為互聯網時代觀眾參與討論提供可能。而恰恰也是觀眾對于文本的二度創作與討論,拓展了作品的內涵深度、提升了作品的傳播力與生命力
沒有流量明星加持,沒有過分的話題營銷,12集體量甚至三天就一口氣播完,可這一點不妨礙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引發的關注度和熱議度。一時間 “和張東升爬山” “朱朝陽時間管理大師”成為全民熟稔的“網絡梗”,章子怡發文感慨“終于有和美劇英劇抗衡的國產劇了”。超41萬人打出的豆瓣8.9分,將其推上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影視劇“寶座”。
可以說,從演員表現力到拍攝手法,再到人物刻畫,《隱秘的角落》帶來的驚喜是多方面的。而在其中,網友對于劇情討論與分析的熱情與深度著實令人意外。有網友總結萬字長文,深度解析劇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有的干脆從道具數量形態入手,猜測角色命運。
一如劇名,這部僅12集的懸疑劇,儼然出現無數 “隱秘的角落”,成為等待觀眾細心挖掘的“寶藏”。在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副教授趙宜看來,《隱秘的角落》成功因素之一,是其作為IP改編作品,通過大力度改編與原著小說互相關聯又各自獨立,進而為觀眾參與深度解析與二度創作提供了一個在欣賞比對中生發更多可能性的文本空間。而在互聯網時代,觀眾二度創作的內容同樣成為IP改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拓展了作品的內涵深度,同樣也提升了作品的傳播力與生命力,成為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忠于原作又拓展原作,用“隱性敘事”激活作品多樣解讀空間
《隱秘的角落》根據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孩子》改編,講述了朱朝陽、嚴良、普普三個孩子,在爬山游玩時,無意拍攝到少年宮教工張東升作案的全過程。為救治普普弟弟的絕癥,他們與 “惡魔”展開交易,卻不料因此卷進更大的危機之中。因為劇集的熱播,連帶讓原著《壞孩子》也火了一把。可比對原作后,觀眾發現,劇集在原作劇情架構與人物設定基礎上,通過大篇幅的改編扭轉了原作個別人物相對單薄、文學性不理想的硬傷,不僅令作品本身的品相提升了一個檔次,也賦予作品一個更為光明溫暖的結局。
但也正是這樣,反而激發觀眾借由原著人物設定,進一步豐富、延展網絡劇解讀的熱情。進而,在知乎、微博、豆瓣等平臺,出現了大量諸如“《隱秘的角落》9個新彩蛋”等討論。圍繞故事幾位主人公的人設與案件真相,結合鏡頭、臺詞甚至家居布置,進行二度解讀甚至創作。這其中,有主創匠心獨運的有意為之,比如主角朱朝陽對父親提起的游樂園門票,一直被壓在書桌的玻璃板下面,被細心網友發現,展現其對缺失父愛的珍視。有的則是“無心插柳”反成為觀眾解讀邏輯自洽的關鍵性線索。比如網友認為主角書桌上的魔方從三階變為四階,就暗示兩端劇情其實分處“童話”與“現實”兩重時空。攝影指導晁明解釋,三階魔方他會拼,所以拍攝第一段時拼好擺放;后來三階魔方弄丟了,替補的四階魔方他不會拼只能亂序擺放。但也就是這樣的解讀,卻意外強化了結局的開放性,在“顯性敘事”懲惡揚善、倡導溫暖向善力量的同時,用另一種解讀引人反思關注青少年身心成長的嚴肅議題。
觀眾審美大幅提升,迫切需要與之相匹配的作品
盡管與主創初衷有所出入,但一部網絡劇能夠引發觀眾無窮的猜想和討論,正好證明了其作品的扎實和細膩。對比經典名著,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隱秘的角落》在文本上先天并不占優,但能夠通過觀眾不斷的生發探討,延續作品的生命力,遠比某些電視劇依靠生造無意義“熱搜話題”維持熱度來得更有價值。
在《隱秘的角落》之前,就有《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等優質網絡劇,依靠主創嚴謹的歷史態度和細節還原,帶給觀眾從美食、服飾、妝容等一系列的衍生話題,大大拓展了影視劇作為文藝作品的討論半徑,讓觀眾看到了國產影視劇、尤其是網絡劇可挖掘的深度和成長空間。
而這也同樣駁斥了過去在電視圈流行的一套“潛規則”:作為客廳文化的電視劇主要作為娛樂消遣存在,尤其是國內觀眾很難消化多線敘事的復雜劇情。于是相當一段時間,戀愛劇必須是“甜寵”模式,男女主角必須終成眷屬;職場劇里主角晉升猶如坐上直升機,即便遭遇反派算計也能逢兇化吉……
然而,如今的觀眾對于影視劇審美需求極大提升。趙宜認為,當今觀眾所受影視文化影響和教育背景,早已不再滿足于浮于表面的明星與熱門IP組合。尤其是在互聯網語境下,在要求作品藝術水準過硬的同時,更有著強烈的參與意愿。如果說對于經典改編是強調對于其文學性的影視化還原,那么對于當下流行文化IP,影視主創改編時不僅要補齊原著的藝術短板,進一步豐富其思想深度與文化內涵。同時還要思考,創作出什么樣的作品才能調動觀眾的參與度,讓作品在傳播與解讀中值得被反復咀嚼,甚至生發出更多樣、豐富的新意涵。屆時,不需要營銷號帶節奏炒話題,不需要平臺和粉絲堆砌流量“自我催眠”,好作品自然會被看見、被喜愛、被銘記。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20余件中國珍貴古琴亮相天津博物館
下一篇:
人民日報:短視頻,監管和責任不能"短"
《夜半酒店》涉及兒童保護話題, 《還是漂亮惹的禍》探討因為相貌歧視引發的心理焦慮、“整容貸”等問題。除了找兇手,看推理...
抗戰劇《雷霆戰將》引發輿論批評被撤播后,張一山版《鹿鼎記》也遭遇了金庸劇前所未有的差評。但這樣一部所謂的新《鹿鼎記》:...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實習生劉清揚復工1個多月后,中國電影行業終于迎來一波現象級觀影熱潮。”八百壯士的故事,馮立群再熟悉...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昨天林有有挑釁顧佳太氣人了”“子秋太可憐了,看得我母愛泛濫”當看到兩個人熱火朝天地討論熱播劇《三...
《鬼滅之刃》劇照不久前上映的電影版動漫作品《鬼滅之刃之無限列車篇》,用兩個半月時間,就打破了自2001年以來《千與千尋》...
作者:徐海龍(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目前,關于“當下的歷史劇該如何創作”這一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在這樣的傳播環境中,...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越來越重視, “非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創作富礦。2019年聚焦“非遺”醬菜制作...
精彩好戲連番上演、觀演之間熱鬧互動……從8月初開始,全國京劇院團線上抗疫展演每晚準時赴約,為觀眾獻上國粹盛宴。8月8日至...
圖為觀眾欣賞唐卡藝術。8月20日, 《一瞻·一禮——青海多杰旦民族職業技術學校舊勉唐派唐卡作品展》在廣西南寧博物館開展。52...
廣東衛視推出了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節目依舊歌以詠志,在經典旋律的傳唱中觸發更多人心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