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端午云直播、全景數字展覽、線上誦讀會、端午云分享……6月25至27日,正值端午小長假,北京東城區按照全市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安排,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圍繞“云賞端午”“云樂端午”“云話端午”等主題,組織開展30多項豐富多彩的“云”過端午線上文化活動。
名家話端午,“粽”意寄安康。端午節當天,東城區安定門街道、北新橋街道等8個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運營試點街道,聯合開展大咖云端講座,特邀北京電視臺主持人阿龍做客東城,“云”談端午節的由來典故、民俗文化和歷史故事,并向居民朋友們送上美好的節日問候。在近50分鐘的講解中,阿龍為大家講述與端午節有關的奇妙故事,和大家一起暢談端午節的有趣民俗。
弘揚端午文化,演繹詩詞魅力。節日期間,東城區第一圖書館推出《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節詩詞特展》,展覽于6月25日在北京市龍潭公園正式展出。除線下展覽外,東城區第一圖書館還舉辦線上數字展覽,讀者可以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觀看全景數字展覽。本次展覽選取從唐代至清代共計約26首具有代表性的詩詞,配合注釋與賞析,為讀者展開一幅古代端午的民俗風情畫卷,讓讀者深刻感知我國文化傳統。此外,第一圖書館、第二文化館還組織了名家誦讀、云上詩會,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使大家在聆聽經典、品味書香中度過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端午。
“粽”香知情深,端午傳心意。節日期間,第一文化館開展“藝+1”在線上和大家共同制作五彩粽子。團區委依托團屬微信公眾號“東城小伙伴兒”,推送三期文化傳承線上宣傳教育活動,并組織5家社區青年匯同時進行端午文化活動,圍繞“濃情端午·傳承文明”“彩線+多肉,DIY過端午”“情濃六月天,歡樂度端午”“傳承文明祈福端午——直播舊物改造DIY粽子零錢包”內容開展活動,吸引眾多小伙伴兒觀看參與互動。
據悉,今年東城區的端午“云”系列活動,聚焦傳統性、知識性、多元性、互動性,集中展現了四個特點:一是通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倡導健康主題,突出“健康風”。如景山街道“粽香端午濃情滿家”居民優秀原創作品展,利用居民心情日記打卡群,鼓勵市民發表抗疫感想,擇優在云上文化園進行展播。永外街道舉辦“又聞端午逢藥香”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介紹防病治病科普知識,指導大家制作個性艾草香牌。二是通過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歷史文化內涵,營造“傳統味”,舉辦云話端午節、非遺線上小課堂、香囊詩會、龍潭公園端午詩詞特展等,使市民群眾更加深入了解端午節日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通過大力弘揚端午節所蘊含的時代意義,體現“時代感”。如第一文化館周末相聲俱樂部舉辦“云劇場”端午專場相聲線上演出,通過線上展現傳統節日相關的經典名段,營造節日歡樂喜慶氛圍。四是通過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強化“群眾性”。通過舉辦線上制作五彩線繩、包粽子等豐富多彩的線上文化活動,豐富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祥和過端午!這個假期里的武漢漸回城市煙火
下一篇:
清代闕里孔廟祭祀的雙重特性
2020年9月11日,由東城區委宣傳部、東城區文旅局與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共同策劃推出的原創話劇《14天》正式發布。據悉,該劇目得...
2020年5月10日,近十年來最大規模三國文物展“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在中華世紀壇展出。在東京和九州兩地巡展后,展覽回...
由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和西安碑林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石墨鐫華——西安碑林名碑書法展”近日在天一閣博物院開幕。據展覽...
本報記者鄒雅婷《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3月02日第08版)最近,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個展覽十分火熱,吸引了許多觀眾排隊參觀...
咸寧網訊通訊員黎志遠報道:近日,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聚力崇陽疫后重振”崇陽縣“抗疫”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覽在該縣天城劇...
11月1日,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書畫協會主辦、以“戰疫情、鄉村振興、助力美麗從化經濟復蘇”為主題的“美麗從化詩書畫作品...
在沈陽故宮博物館“古趣童心——清宮文物中的兒童世界”展覽中,小志愿者通過直播向觀眾講解。對于“云看展”,受訪者有哪些...
數字媒體互動裝置“時空中轉站”古琴交互體驗“高山流水”主辦方供圖站在大屏幕前左右移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
自7月1日開始,我市遴選北三縣美術家們近年來創作的一批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在市美術館進行展覽,展覽活動受到了很多居民的熱...
故宮舉辦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局部)故宮博物院供圖參觀者拍攝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