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樓洞位于赤壁市區西南30公里的趙李橋鎮,是湘鄂邊界交通要沖和鄂東南重鎮。明清時期系蒲圻六大古鎮之一,為“松峰茶”原產地,素有“磚茶之鄉”和“歐亞萬里茶道源頭”的美稱。解放后,羊樓洞歷為鄉政府、人民公社、鎮政府所在地。2001年3月,劃入趙李橋鎮。2004年,由馬家洞與北山村合并為羊樓洞村。
古時,羊樓洞野茶叢生,漫山遍野。山民采葉泡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遠近聞名。地方官員把松峰山茶葉進貢到朝庭,深得皇帝喜愛,定為佳品。朝廷派人前來考察,見此地山形如羊,山下樓館林立,洞泉涌流,便以“羊、樓、洞”三字命名。回告后,皇帝詔示:“萬民種茶,昌盛大唐”。自此,羊樓洞人開始將野生山茶進行人工培植,史稱“松峰茶”。松峰茶聲名遠揚,茶葉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品種多樣。綠茶、磚茶逐漸聞名世界,茶葉經濟由此興旺發達。鼎盛時期,茶莊發展到200余家,人口過4萬,年產磚茶數萬斤。綠茶、米磚、青磚、老青茶遠銷新疆、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和俄羅斯等歐亞國家。
大革命時期,1927年2月,成立中共羊樓洞黨支部,黃文川任支部書記。1927年6月4日和1930年7月1日 ,彭德懷兩次率紅5軍將士打擊駐羊樓洞反動軍隊易秉乾部,傳播革命火種,鼓舞群眾革命斗志和熱情。
羊樓洞現存一條以明清建筑為主的古街,主街寬4米,長2200米,伴有數條丁字小巷。街面以青石鋪設,歷代運茶車輛將石板碾成寸余深的溝槽。街道隨松峰港曲折延伸,由3座石橋連接兩岸。川字磚茶制作技藝舊址位于圓通寺對面,內有柱石、碾房、步道、制茶車間等。
2011年,當地政府投資整修羊樓洞烈士墓群,為142名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剿匪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紀念碑、墓碑、陳列室,成為各界人士緬懷先烈的愛囯主義教育基地。
為加強羊樓洞古街保護、管理和開發,當地成立赤壁市羊樓洞文化旅游區管理委員會,引進社會企業開發系列文化旅游項目,發揮古鎮文化底蘊優勢,打造集旅游、休閑、度假、養生為一體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古鎮將會再展新姿,重放光芒!
(周瑞云)
編輯:hefan
上一篇:
羅榮桓早期革命紀念館
下一篇:
打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