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縣通羊鎮赤城村村口,一座墳塋孑然孤立。
村里的老人、孩子都知道,這里長眠著一位解放軍戰士,名叫喬鳳山。
大家還知道,吳興發一家四代人,一直在尋找烈士的親人。
7月18日,赤城村城坑吳莊熱鬧起來。
喬鳳山的4位侄兒,與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一起,迎接親人英靈回家。 同時,感謝為喬鳳山捐獻棺木、72年守護、四代人為他尋親的吳家人。
1949年7月的一天,第四野戰軍戰士喬鳳山在通山縣高湖一帶追剿國民黨殘余武裝力量時,與敵人遭遇。喬鳳山身中數刀,在轉運回縣城的途中,犧牲在赤城村城坑吳莊。
戰友們準備就地安葬喬鳳山時,一位叫吳興發的村民站出來,捐出了自己積攢多年的一副柏木紅漆“十二蓮花”棺木。
這副棺木做工精細,用料考究,是一位農民對自己最樸素的人生安排。
吳興發與村民安葬喬鳳山后,也就自覺地承擔起守護烈士墳墓的擔子。
吳興發的三哥自1927年參加革命后一直下落不明,所以他決心幫喬鳳山找到親人。
憑著戰友留下的字條,吳興發多次給“河北永年縣喬七方村”去信,均無回音。臨終前,他把這個未盡的夙愿囑咐給三個兒子。
自此,吳家開始了祖孫四代長達72年的尋親接力。
直到今年,一位在河北邯鄲任職的通山老鄉發現了喬鳳山的線索。在永年、通山兩地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共同努力下,核實了喬鳳山的烈士身份,找到了喬鳳山的親人。
喬鳳山烈士英靈回歸故里,得到英雄應有的尊重,撫平親人70多年來的期盼。
為了感謝城坑吳莊村民對烈士的長年守護,弘揚通山人民崇尚英雄、擁軍愛軍的精神,永年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送來“荊楚義士 擁軍楷模”牌匾,還在喬鳳山墓前,豎立了 “喬鳳山烈士紀念碑”。
經過近千公里的長途跋涉,7月20日,喬鳳山烈士回到家鄉,入土永年區烈士陵園。
????烈士的遺骸遷回河北,烈士的豐碑仍在。
????烈士的精神和普通人的義舉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攝影:向東寧?章文靜?聶瑩穎
剪輯:章文靜?聶瑩穎
撰文:周萱
編輯:章文靜
上一篇:
下一篇:
《黨史上的咸寧記憶12》——脫貧攻堅的咸寧答卷
周瑞云整理大竹山座落于赤壁市官塘驛鎮東南部,位于咸安、崇陽、赤壁三地交界處。是鄂南地區和鄰省江西、湖南紅色根據地經汀...
大竹山座落于赤壁市官塘驛鎮東南部,位于咸安、崇陽、赤壁三地交界處。是鄂南地區和鄰省江西、湖南紅色根據地經汀泗橋岀入長...
近日,總臺央視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安福縣發現的一座西漢時期高等級墓葬,專家初步推測,墓主身份是列侯級別...
? ? ?本書集中而詳細地描寫了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最后一天轉移到嘉興南湖的經過和在南湖游船上開會的情況。由中共黨史出版...
記者徐浪?通訊員譚瑋“小微金融店小二,送碼授信暖人心”讓利商戶活動開展以來,通城農商行武長支行積極貫徹落實上級行工作...
? ?李文卿,我家鄉的第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兩次參加北伐戰爭,三次被捕入獄,領導鄂南著名的“米埠暴動”,轉戰江西、徐州、...
? ? ? ?我們在桃花凋零的時候來到了桃花山,在桃樹掛果的時節走進了桃花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不應有疑問,文章...
? ? ? ?我們在桃花凋零的時候來到了桃花山,在桃樹掛果的時節走進了桃花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不應有疑問,文章...
? ?市民陳女士經常帶著孩子逛書店,對孩子表現出的讀書熱情,她十分鼓勵,基本是孩子選什么就給買什么,至于是否注意引導孩...
畢春月《中國共產黨早期新聞史研究》系列王美芝?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 ? ?學黨史,不能不學黨的早期新聞史。二、三卷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