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素有蒸菜之鄉美名。仙桃的傳統產業之一是黃鱔養殖。當蒸與黃鱔相遇時,一到美味而獨具特色的菜——粉蒸鱔魚就誕生了。
走進仙桃的任何一家餐館,都少不了粉蒸鱔魚這道菜。味道自然是鮮美,且讓人回味無窮。但我更愛媽媽做的粉蒸鱔魚,因為多了愛和溫馨這兩道餐館沒有的調味品。
早上起床,爸爸的第一件事是殺鱔魚。鱔魚是他前一天在農田里捕捉,純野生的。爸爸先用剪刀將鱔魚的肚皮剖開,掏出內臟后洗凈,再用棒槌把鱔魚錘扁后洗去血水,最后用菜刀將它切成2寸左右的小段。如此,粉蒸鱔魚的第一道工序完成了。
接著就是媽媽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媽媽先將切好的鱔魚段倒進洗凈的盆子里,再加上適當的作料(生姜、豆瓣醬或干辣椒、少許醬油等),接著再放入米面粉,米面一定要與鱔魚的份量適當,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米面多了顯得太干;米面少了顯得太稀。這樣都會失去了蒸鱔魚的風味。待把米面、作料等與鱔魚段攪拌好之后,再將調配好的鱔魚放進蒸籠。蒸籠一般是木制的,也有白鐵做的蒸籠。媽媽喜歡用木制的,因為這種蒸籠蒸出來的鱔魚味道要好得多。
隨后,媽媽把裝好鱔魚的蒸籠放入事先燒得滾湯的鐵鍋里,半個小時左右,這道特色菜粉蒸鱔魚就做好了。起鍋時,媽媽一定不會忘記在蒸好的鱔魚上放上事先搗好的蒜泥。加上了蒜泥的蒸鱔魚,味道美得簡直沒法說。
等到菜都端上桌后,那碗香噴噴、油晃晃的粉蒸鱔魚分外搶眼,真叫人垂涎欲滴。不等長輩們上桌,小輩們早就用手捏了一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長輩們見了,滿眼溫和地說:“真是個好吃佬啊。”“不怪我啊,是這道菜,太誘人了。”……這樣的對話,惹得家人哈哈大笑,滿屋子彌漫這歡樂、祥和和菜香味。(記者 馬麗)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