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位于通山縣燕廈鄉的白茶園,芳草綠、春花紅,繪就出一幅美麗的初夏鄉村圖。茶園里,不少游客正背著小竹簍穿行其中,用指尖輕捻茶芽,將它收入囊中。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市民旅游消費不斷升級,人們的需求不再只是看風景,體驗式旅游更受追捧。這個假期,通山本地近郊的鄉村游、露營游紅紅火火。
“鄉村游”花樣多
“我們計劃白天在農場賞花、采茶,晚上住民宿,品嘗當地美食,第二天再返程回家。”武漢市民王先生帶著家人,一大早便驅車來到位于通山縣燕廈鄉的白茶園。他告訴筆者,由于平時工作忙,沒太多時間帶孩子出來玩,這次趁著假期帶孩子來體驗、學習采茶文化,親近大自然。
除了采茶、賞花,一些帶有通山特色的傳統美食、習俗也受到消費者追捧。在通山縣大畈鎮故鄉里民俗文化園,打糍粑、磨豆漿、燙粉皮等手工制作的傳統美食讓游客們體驗滿滿。游客梅女士一邊吃著“糍粑”,一邊直呼“這種體驗真是太奇妙了!”
雀寨山莊也是熱鬧非凡,莊園內可扎帳篷燒烤、拍照打卡、圍爐煮茶、唱歌看孔雀,已然成為眾多周邊游客游玩的必選地。
隨著鄉村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通山縣抓住機遇,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通過賞花采摘、生態旅游等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露營游”方式熱
除了近郊的鄉村游,露營游也成為市民出行踏青的熱門選擇。
在通山縣大畈鎮杉木園河邊,市民許先生正在和朋友搭天幕,準備露營。他告訴筆者,相較于假期在熱門景區觀看“人山人海”,近郊露營游的時間可控,也不用做攻略、定行程,帶孩子出游也不會那么累。
在大畈鎮隱水村隱水洞出口附近,30歲的武漢市民鄧女士和朋友帶著孩子到這一方山水,開啟“遛娃”模式。
通山縣位于富水湖邊,有許多適合露營的空曠草地,皆可見人們露營的身影。過去露營年輕人居多,而如今的露營群體呈現“全齡化”,親子游、全家游的身影顯著增多。
旅游市場“百花齊放”
“因為平時工作很忙,所以閑暇時間來到這里放松放松,這里食品純天然,空氣水質都很好,各方面服務配置也到位,最主要是四季景色都很好。”來林上美宿游玩的廣州游客李悅贊揚道。
林上美宿位于通山縣廈鋪鎮林上村,在林上村,森林植被的覆蓋率達88.4%以上,山高林密,溪流縱橫,是千年古樹群的棲息之所。平均海拔600米的山間,11間客房伴山而建,通過居住空間與大自然的巧妙融合,靜靜感受時間的靜謐悠長,在人潮擁擠的“五一”,這也成為繁忙都市人“躺平旅行”的新方式。
竹林下民宿是通山縣“迷你小山居”的典型代表,該縣當前正以新“萬千百”工程為契機,以國家級民宿等級評定標準為導向,鼓勵和指導當地村民結合本地特色旅游資源,對自住閑置房進行新建改建,打造獨具特色的通山縣精品民宿。
據悉,為推動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走深走實,通山縣圍繞做強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通山模式工作目標,實施“村游富農”行動,強化規劃引領,豐富產品供給,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推進產業融合、實施系統營銷,優化鄉村旅游環境,發展山水樂園休閑田園型鄉村旅游,打造美好生活度假休閑鄉村旅游目的地。
(通訊員 程思)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市召開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全力推進普查任務 講好文物保護故事
下一篇:
通山“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29.15萬人次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通訊員馮景、楊在輝報道:3月31日,我市召開鄉村旅游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就聯席會議主要職...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楊在輝報道:4月9日,我市召開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工作座談會,為進一步推進“萬千百”工程建言獻策...
為助力咸寧市鄉村旅游發展,更好地挖掘鄉村旅游優質資源,充分展示咸寧市鄉村對外形象,日前,咸寧鄉村旅游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7月13日上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細林率文旅、住建、農業農村、規劃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赴咸安開展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
同時還吸引各地企業、客商投資咸寧旅游項目,助推咸寧旅游做大做強,真正把鄉村旅游打造成咸寧響當當的“城市名片”。
一定要讓村民融進來得實惠孟祥偉到咸安調研“萬千百工程”建設側記旨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萬千百工程”...
要進一步明確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工作分工、落實責任要求,實行屬地管理,項目主體在縣、責任在縣,牽頭單位也要發揮牽頭...
咸寧網訊記者周萱、張歡報道:3月2日, ,今年,我市將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沖刺全省文旅工作...
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后,多位代表委員圍繞報告并結合旅游行業發...
石玉華要求,要攻目標任務、攻品質提升、攻規范監管“三堅”,堅持政府引導、部門協作、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遵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