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要做亮麗的風景
——訪市旅游局局長杭鶯
記者 鄧昌爐 李妍 通訊員 武瓊剛
“我們有生態優勢,在融入城市圈過程中,我們的旅游產業應該先行一步。”這是市旅游局局長杭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留給記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當日,她正在組織人員對全市“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進行年終檢查。
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杭鶯認為,咸寧市作為武漢“后花園”,武漢城市圈的建立,進一步增強了我市與武漢及周邊城市的聯系,城市間可進入性增強。目前武漢輕軌已經建設至孝感,以后會進一步建設。現在咸寧到武漢為1個小時車程,待武廣客運專線通車運行后將縮短為半小時,交通更加便捷,來咸寧的人將比現在成倍增加。市場壁壘進一步打破。原先各個城市的旅游市場各自為政,旅游資源沒有合理利用,納入城市圈后,各地的旅游資源都能共享;項目流動性增強,投資逐步轉向,一些中小投資規模的項目,如旅游地產等將向中小城市轉移。我市目前擁有很好的資源,一些旅游地產公司正陸續進駐我市,這既能實現資源合理化分布和利用,也能拉動我市的旅游市場;我市的旅行社也將實現由國內社向國際社方向的發展,我市與國際社會的聯系與交流將進一步加強。
但是,目前我市旅游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城市融載量有限,城市環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商品特色不明顯,還沒有旅游特色產品一條街等集中旅游購物場所;休閑娛樂場所少,設施不完善;景點景區太分散,且檔次偏低,吸引力不夠;旅游產業的規劃定位不夠明朗。另外,我市旅游人才匱乏,縣域旅游機構發展不健全,也是制約旅游發展的因素。
發展要有新思路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將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對于旅游部門,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做好產業定位,應該樹立‘城市就是旅游、城市就是休閑’的新理念。”杭鶯說。
在她的觀點中,旅游不僅僅是參觀游覽景區景點,城市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同樣也是旅游的一部分。現在游客都知道到赤壁是看赤壁古戰場、到通山要上九宮山,下一步我們要讓游客有來咸寧就是溫泉養生,來咸寧就是休閑度假的觀念,而且市民都要參與進來,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旅游形象”的觀念,特別是窗口服務行業,要讓游客接觸到的市民都有主動宣傳咸寧的意識。旅游部門還要與媒體合作,加大宣傳力度。
杭鶯介紹,目前,我市旅游業的總體規劃是“一個中心、兩個市場、三大區域、五項特色、六大專題、七個精品區。”一個中心是指樹立以溫泉旅游為中心的30平方公里的的中心。兩大市場是指包括東南亞、日韓在內的國際市場和包括武漢、長沙、南昌等周邊城市在內的半徑在300到400公里范圍的國內市場。三大區域是指以赤壁古戰場為核心,包括崇陽、嘉魚在內的旅游區;以九宮山為核心,包括富水河、隱水洞、闖王陵及通城黃龍山在內的旅游區;以咸安、溫泉為中心農家樂養生休閑旅游區。五項特色是指溫泉、桂花、竹子、茶葉、橋;六大專題是溫泉養生,三國赤壁文化,溶洞,山水,桂竹(整合成鄂南竹海),古民居等專題旅游。七個精品區是指有望即將掛牌的4A景區,目前已有三國赤壁古戰場、九宮山、龍佑溫泉通過了國家4A驗收;明年赤壁陸水湖、通山隱水洞將申請4A級景區;下一步打算將我市的溫泉資源整合后,爭取作為5A景區打造,還有就是剛剛被確定為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的官橋田野集團和赤壁滄湖。
打響主題口號
就旅游宣傳促銷方面,杭鶯說,我們應該打響“人間瑤池,萬國咸寧”主題口號,將咸寧打造成武漢城市圈內的休閑名城,華中地區宜居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明年將以赤壁大戰1800年、咸寧建市10周年為契機策劃活動,利用溫泉谷、隱水洞、赤壁古戰場三個景區對外開放,舉辦大型旅游產品推介會等,同時要與周邊城市形成互訪,旅行社實行客源互送,資源共享。
她認為提升服務質量對旅游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今后,我們要大力營造“誠信旅游,和諧旅游”氛圍,想法引進專業酒店管理公司,加強培訓、舉辦各種比賽活動,以訓促學,不斷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面。要堅持開展“六創”(景區創A,賓館創星,廁所創星,農家樂創A,導游創佳,旅游社創強,城市創優)活動,建設一批綠色飯店、文明旅行社等。
杭鶯最后充滿信心地說:“只要我們抓住大好機遇,做到準確定位、科學規劃,突破性發展,相信咸寧旅游業能成武漢城市圈中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