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學院課題組
核心提要:全域旅游是一場旅游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需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予以重視。本課題從咸寧市旅游發展現狀出發,對咸寧市全域旅游發展的必要性、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并從統籌全域旅游空間、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提升旅游品質、加強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
一、咸寧市發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1.發展的基礎好。近幾年,咸寧市旅游發展迅速,潛力巨大。2009年到2017年咸寧接待的旅游人數數量較大,且逐年遞增。2017 年,湖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委托華中師范大學開展了湖北省旅游發展評價,并已發布了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指出,在旅游發展水平指數、旅游產業競爭力、旅游發展環境指數和旅客滿意度得分排名中,咸寧市均位列湖北省前十強。
堅持按照國家全域旅游建設目標,積極實施全域旅游戰略,圍繞全域旅游規劃引領、項目招商、改革創新和品牌打造,推進“旅游+”和“+旅游”融合發展,大美咸寧必將快速駛入全域、全時、多元旅游發展的新時代。
2.發展的機遇好。“全域旅游”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全域旅游成為我國旅游發展戰略創新的重要基石。2018 年3 月9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咸寧市建設旅游強市和“全域旅游”提供了發展方向。咸寧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咸寧旅游發展路徑、重點及全域旅游產業與服務體系進行了合理設計,為全域旅游協調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外部牽引力。
3.發展的前景好。旅游需求升級,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旅游消費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旅游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休閑、觀光、度假的綜合體驗,消費逐漸升級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本質,旅游業正在向由點帶面轉變,市場空間不斷拓展擴大。
二、咸寧市發展全域旅游面臨的挑戰
1.全域旅游成為主流,旅游市場競爭激烈。目前,湖北省已有恩施州、神農架林區、赤壁市等12 個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咸寧市旅游業的發展將面臨激烈競爭,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住機遇,才能在周邊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旅游產品、客源市場面臨周邊地區激烈的挑戰。咸寧旅游產品開發仍以傳統觀光為主,深度體驗不夠,特別是溫泉產品以初級的溫泉酒店+露天泡池群為主,未形成強吸引力的精品溫泉旅游度假目的地,產品競爭力不強。咸寧旅游產品、客源市場面臨周邊區域激烈的挑戰。
3.咸寧自身旅游市場發展不充分。知名度不高,品牌效應不足。“香城”缺少體現城市魅力的支撐產品,代表“泉都”的溫泉品牌在國內影響力不夠。產業鏈條短,帶動效應不明顯。旅游資源協調發展較弱,歷史文化挖掘不夠,現有的文化資源未能形成統一產業鏈。旅游資源有待深度整合。資源開發主攻自然資源,缺乏精品;而人文資源開發不足,各類資源沒有有效整合。公共服務體系有待完善,功能缺失。智慧導覽標識、數據信息庫、節點夜間導覽、休憩驛站、旅游廁所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健全。專業人才短缺,社會氛圍不濃。缺乏高規格的旅游管理、策劃和服務隊伍,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也尚未形成人人都關心、支持、參與旅游發展的社會氛圍,需進一步提高大家的旅游投資、消費熱情。
三、咸寧市發展全域旅游的對策
(一)統籌全域旅游空間
1.建設精品旅游區。實施提升吸引、配置要素和完善服務等優化措施,促進旅游區競爭力從弱到強發展。旅游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仍是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不再局限于山水和歷史,全市各地都有眾多潛力吸引物有待發掘、利用和包裝。
2.打造旅游走廊。旅游區的連接脈絡是“旅游走廊”,它將區域內的資源進行線性整合,搭建起旅游網絡。咸寧市旅游走廊的發展要以銜接旅游區的交通線路為基礎,配備旅游服務和觀光休閑設施,加強品牌包裝。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游化改造,就是打造公路型旅游廊的一項重要任務。
3.提升旅游氣場。加強旅游環境的優化、旅游文化的挖掘、旅游產業的發展,整體提升旅游市場的知名度、吸引度,形成咸寧旅游強大的引力場。
(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1.推進旅游扶貧和旅游富民。目前咸寧市共有79 個村被納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今后要充分釋放旅游業在鄉村扶貧中的價值,實現旅游富民興村。
2.創建一批旅游名村。優選一批旅游資源稟賦高、交通便捷、公共服務設施較為完善的自然村,突出鄉村觀光體驗、休閑度假功能,加快旅游名村創建,爭取省級旅游名村。
3.建設一批農業旅游示范基地。積極推進農旅融合,建設一批鄉村營地、鄉村公園、文化創意莊園、農家樂、研學旅游基地等。使農業基地成為景觀、園區成為景區、生產成為表演。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1.構建全域旅游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連接全市旅游度假區、旅游景區、旅游名鎮、旅游名村的旅游公路和環線建設,多元培育旅游交通市場主體,推動旅游線路的全域串聯,全面提升旅游通達能力。
2.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在全市主要旅游城鎮、游客聚集公共區域、主要鄉村旅游點、旅游景區景點、旅游度假區、旅游交通沿線,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全面實現旅游廁所“數量充足、質量達標、全域覆蓋、管理有效、免費開放”。
3.加快停車場、旅游標識、無障礙設施建設。圍繞旅游目的地、集散地、旅游線路等,加快停車場、旅游標識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設完善車站、景區景點、賓館飯店等游客主要集散區域無障礙設施。
4.完善旅游集散與咨詢服務體系。在市區建設一級游客服務中心,在重點旅游城鎮建設二級游客中心,推動景區游客中心改造提升,推進重點旅游村配套建設游客服務點。形成以一級游客服務中心為核心,延伸至各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集散與咨詢服務體系。
(四)提升旅游市場品質
1.創新產品。加快培育工農業旅游、文化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養老養生旅游、房車自駕車旅游等新興產品。創新研發一批獨具特色的“咸寧禮品”,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旅游商品研發、生產、銷售企業,提升旅游商品文化、經濟附加值。
2.打造精品。加快旅游業提檔升級,集中推出和提升改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區、精品旅游線路,加快推進九宮山5A 景區創建力度,深入推進咸寧小精靈“經典6+1”精品旅游線路。大力發展精品節慶、演藝旅游產品,策劃推出一批參與性強、市場認可度高的夜間旅游演藝、文化娛樂活動。
3.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實力雄厚、善于經營、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和投資機構,以旅游全域規劃引領產業布局、產品定位、要素配置。
4.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加快推進智慧景區、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高速公路無感支付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智慧化建設,加快推動旅游資源、產品、企業等旅游全要素上線,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務。構建旅游投訴快速處置機制,創新旅游網絡營銷模式。
5.構建旅游服務評價體系,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堅持“游客為本”導向。建立由政府評價、專業評價、游客評價構成的旅游服務評價體系。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積極推動國家、省級旅游標準化試點單位創建,推動旅游景區A 級創建、旅游接待設施評級、旅游企業品牌創建。
(五)統籌組織、強化政策支持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績效考核。市旅游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市全域旅游發展工作,將全域旅游發展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責任制,加強組織協調、調查研究、跟蹤指導。
2.加強規劃引領,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將全域旅游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等規劃相銜接,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創建方案。積極爭取國家財政資金和政策性銀行貸款支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全域旅游規劃編制、示范創建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3.實施旅游品牌營銷。打造跨區域、跨平臺、跨終端、智慧化、精準化營銷體系,形成政府、行業、媒體、公眾等共同參與的全域營銷機制,形成宣傳推廣合力,提升“香城泉都、浪漫咸寧”品牌影響力。
4.加強旅游人才保障及旅游專業支持。將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市重點人才支持計劃,加大培養培訓力度。加大旅游職業教育發展,推動院校、旅游規劃單位及各類專業規劃研究機構服務全域旅游建設。
(課題組組長:李品娜 課題組成員:何于華許慧卿鄭敏)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推進鄉村振興的經驗與啟示
下一篇:
打造咸寧特色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 鄉村振興背景下咸寧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