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漠視、違反、扭曲規則的事屢 見不鮮,小到闖紅燈、高鐵霸座、公共場所吸 煙等,大到違規用權、官員腐敗等,無不凸顯 著破壞規則引致的種種危害和風險。而這種 規則意識薄弱或缺乏問題的普遍存在,已經 成為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和構筑現代社 會治理格局的主要挑戰和短板。
制度約束不足導致規則實施不力,降低 了規則的權威性。國內外的實踐經驗都表 明,違法必究是維護法律法規尊嚴最重要且 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執法不嚴必然導致違法 現象橫行。規則亦是如此。一般認為,我國 一些基本規則不被嚴格執行和遵守,與缺乏 有效約束手段、違規成本太低有關。因為制 度約束不力,或可通過人情關系化解,故而大 家都不把規則當回事,缺乏敬畏之心,尤其在 “法不責眾”思想的支配下,會產生集體違規 的“廣場效應”。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也會 影響人們對規則的信任度。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中國經濟沒有進入“滯脹”狀態
下一篇:
重視鄉村社會 “智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