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天文學
今年年初,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時間頻率組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從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的趨勢。我們知道,地球自轉會逐漸變慢,怎么突然變快了呢?難道說地球也想讓2020年快點過去,早些進入2021年?
潮汐使地球自轉變慢
地球為什么會有自轉?在太陽系形成之初,新生的太陽周圍圍繞著旋轉的氣體和塵埃盤。塵埃微粒最開始因摩擦起電而聚集成團,后來又在引力作用下,通過碰撞吸積而增大,這個碰撞的過程,使行星產生了自轉。對珊瑚化石生長線的研究表明,在遠古地質年代,地球自轉速率比現在更快。3.2億—4億年前的泥盆紀,當時的1年差不多是400天;6500萬年前,1年約為376天。并沒有證據表明年長(和地球的公轉周期相關)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天數的減少表明在遙遠的過去,地球自轉得更快。此外,日長由寒武紀時的不足21小時,逐漸增加到了現在的24小時。
導致地球自轉變慢的因素是潮汐,它是由于月亮、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造成的。月亮引發的潮汐要比太陽顯著得多。古人很早就發現,第二天漲潮的時間比前一天平均要推遲大約50分鐘,這正是每天月亮升起推遲的時間。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曾指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大小滿損不齊同。”
潮汐傳播的方向為自東向西,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它會引起海水和淺海海底摩擦,也引發地球內部固體物質的內摩擦。摩擦產生熱量并散發出去,消耗了地球自轉的動能,就像給地球踩了“剎車”一樣,使得自轉逐漸減慢。日長每過100年大約增長0.00164秒,而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由于地月系統的角動量守恒,在地球自轉變慢的同時,地月距離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率遞增。
什么使地球自轉變快
除了極長時間尺度上的變慢趨勢以外,在19世紀20年代,人們發現地球自轉還存在短期的不規則變化,時快時慢,一年當中日長的變化幅度可以達到2毫秒。這種變化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可能來自地幔與地核之間的角動量交換或海平面變化等因素,以及由太陽風力矩或與地磁場耦合等因素引起。
從2020年的年中開始,地球自轉正在加快,一天的時長經常短于86400秒。2020年7月19日這天短了1.4602毫秒——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地球可能正在經歷時間跨度為幾年到幾十年的不規則變化,這些變化或許是地表質量分布的變化引起的。以冰川和冰蓋的融化為例,南極冰蓋是地球上最大的單體冰塊,含有約3000萬立方千米的冰,重量大約3萬萬億噸,海拔大約在2400米—2700米。當冰蓋融化進入海洋時,地球的質量就進行了重新分配,物質相比于之前更靠近中心,地球自轉就會變快一點兒。當然,這個影響是非常微弱的,不會改變自轉長期變慢的趨勢。
會不會引發負閏秒
日常生活中,我們手機、手表等使用的時間,叫做“協調世界時”(UTC)。它的秒長來源于原子時,原子時由原子鐘產生,是目前為止最均勻的計時系統。
盡管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天文時間(也就是世界時)不如原子時均勻,但我們在導航定位、天文測量和深空探測等各個領域以及日常生活中,還是離不開天文時間。所以天文臺在用原子鐘保持原子時的同時,還在不斷地通過天文觀測確定世界時。當它們的時差預測值超過0.9秒時,就在國際原子時中插入1個閏秒,以使二者一致。這個時間系統就是協調世界時。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竇忠研究員的統計,從1958年1月1日以來,協調世界時相對于國際原子時慢了37秒。從1972年協調世界時誕生以來,一共實施了27次閏秒,而且都是“正閏秒”——增加1秒。也就是說,近50年間,地球自轉速率一直在減慢。
這次地球自轉變快會不會導致史上第一次“負閏秒”?還要看這個過程會不會持續。盡管從2020年年中開始,地球自轉比此前略快了一些,而且變快的幅度和持續時間比以往都更大,但截至2020年12月6日,協調世界時仍然比原子時慢了大約200毫秒。而“負閏秒”要求它比原子時快將近900毫秒時才可能實施,可見現在下結論還言之過早。2021年1月7日,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發布第61期C公報,稱在2021年6月底不會產生“閏秒”。未來究竟會不會發生負閏秒呢?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李鑒?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全球城市地區到2100年可能升溫4℃以上
下一篇:
《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科學事件
稱,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超級地球”。主要研究人員、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天文學家安東...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邁克爾·韋和安東尼·德爾·杰尼奧共同提出了一套金星演化框架,這套框架整合了...
在中國的科幻新浪潮中,涌現了不少創作新秀,如屢屢斬獲各類科幻獎項的陳楸帆.而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創作,好的科幻作品仍屬于...
那么,國產科幻電影創作現狀如何?需要在哪些方向努力?“科幻十條”將為科幻電影帶來哪些發展機遇?●政策給從業者吃下定心丸20...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在線版及埃隆·馬斯克社交賬號最新消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開始建造“浮動太空港”,可為其...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天問之旅,近了7月來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進入發射窗口期。火星探...
《寵物小精靈》皮卡丘靈感或來自“放電高手”電鰻看過動畫片《寵物小精靈》的朋友一定對矮胖矮胖圓咕隆咚的小精靈——皮卡丘...
一些在地球上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微生物,在太空中可能就會轉變為致病微生物,對宇航員的安全造成威脅。微生物在空間站曾劣...
新華社西昌12月8日電題:月球背面長啥樣?由于月球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鎖定,地球強大的引力讓月球總是一...
《中國式規劃:從“一五”到“十四五”》尹俊徐嘉著?內容簡介:本書回顧了中國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基本歷程,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