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怎樣立規矩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市心理咨詢師張小可說,規矩并不是家長作為一個權力者,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意愿而對孩子做出的強制性束縛和限制,而是以保護孩子的安全、自由為前提,為培養孩子的道德規范和良好行為而制定的一些規則,在某些程度上,它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與遵守的。
如何有效地立規矩?張小可建議,首先,規矩要分情況、合情理。給孩子立規矩,應當符合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等實際情況。比如孩子才1歲,有些家長就要求他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此時還不懂“收拾”的概念,顯然無法完成。但家長可以跟孩子說,“幫媽媽把玩具放到盒子里來”,這一指令是孩子可以理解并自己完成的,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協助我們一起收拾玩具。
其次,規矩要足夠清晰具體。想要讓規矩具有可執行度,設立的規矩必須足夠清晰具體。比如家長通常都喜歡跟孩子說“給我好好吃飯”,可孩子的行為并不會有所改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好吃飯”。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先去把手洗干凈,然后坐進餐椅、戴上圍兜,自己用勺子挖飯吃,等下可以嘗嘗這個西蘭花、還有這個魚。告訴孩子具體的指令,他們才能理解我們所說的“好好吃飯”該怎么做。
最后,讓孩子參與到立規矩的過程中來。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到立規矩的過程中來。跟孩子一起討論,我們應該怎么做,什么事堅決不能做,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可以自己做主,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去判斷。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給孩子多一點自主權,他們會對自己設立的規矩更愿意執行。
記者 王恬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如何創新發展 ——市教育局學習團赴河南山東名校學習的思考
下一篇:
怎樣讓孩子自主學習
油條搭配豆腐腦,是很多咸寧人愛吃的早點。
■覃慧瑕(桂林)每年元宵節,我們家都要吃元宵、觀燈會、猜燈謎。
同時,我也期盼“幼有所育,弱有有扶”的陽光照到每一個角落,讓所有殘障孩子能夠有自己的“家”,有“媽媽”“爸爸”可以叫...
熊建軍(嘉魚)深秋的一個早晨,我一起床,就看見母親穿著一件綠色舊呢子,坐在大門旁,頭靠在墻上.今天早晨只有我和母親在家,...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吃飯有百般滋味,讀書亦然。人生需要滋養,吃飯,是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讀書,則...
咸寧網訊記者劉念報道:“腹部的贅肉越來越多,怎么辦?”近日,家住金葉社區的張女士咨詢,上班族如何減掉大肚腩?金葉社區衛生...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消化不良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平時飲食不注意,腸胃功能差的人多多少少會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尤其是小孩...
有的父母說,孩子早上吃飯很慢,上學也很慢,做作業比較拖拉,做任何事情都比較慢。所以,孩子愛磨蹭的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
“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強,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呢?
餐桌在法國家庭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餐制出現以前,法國人是怎么吃飯的?法國餐桌的傳統是從哪里來的?餐桌禮儀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