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四年級了,寫作業的時候,還是需要家長盯著才能完成,應該怎么辦?”近日,家住咸安城區的家長李先生咨詢。
市實驗小學老師陳涵持介紹,按常理講,只要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品德習慣,孩子到了四年級時應該具備很好的獨立學習能力。如何孩子上四年級了,寫作業一點不自覺,不盯不寫,說明家長前幾年一直沒有重視家庭教育。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首先,先制定家規,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與紀律,為孩子建立起內心秩序而打好基礎。正所謂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孩子不懂得自己管理課外作業,家長可以結合家庭生活實際,分門別類給孩子定家規,當然家規不是單獨給孩子定的,而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家規。家規制定需要家長自己下點功夫,上網查找資料收集信息,再夫妻提前商量好內容,最后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的形式確定下來。
制作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規范全家人的日常作息,確保每個人都知道什么時間段該做什么事。孩子不知道自己管理時間,必然是每天都依賴父母督促。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主動者,就必須要全家人坐下來共同制定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制作好后,需要通過結合家規,讓家庭成員都知道時間管理需要每一個人自覺去管理,相互監督為輔。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可以請求幫助,這應該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做事原則。從現在開始,家長必須要在家庭規則中明確規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可以請求幫助。同時再拓展引導孩子,讓他清楚自己已經長大了。
把吃晚飯時間做調整,放在寫完課外作業后,讓孩子知道不按要求認真寫作業,只能挨餓。當孩子看到寫作業這件事關乎到他的吃飯和餓肚子的事,自然就會知道輕重了。當孩子按照要求自覺寫作業了,家長要及時做對比教育,肯定孩子的進步和努力,鼓勵他以后繼續這樣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如何做好孩子的領路人
下一篇:
如何教孩子不丟三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