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孫凡、田麗報道:近日,湖北科技學院組織“傳蠟染非遺,育文化扶貧”貴州省幫扶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實地走訪調研。
據了解,團隊主要是對貴州省當地亞魯王文化和蠟染技藝助力當地脫貧攻堅情況開展調研。在團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先后深入貴州省安順市亞魯王文化研究中心、亞魯王文化研究中心蠟染文創基地、紫云縣四大寨鄉卡坪村和猴場鎮塘貫村等地參觀學習,親身體驗藍靛的發酵過程以及藍靛蠟染的固色工藝,并為廣大村民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詩歌朗誦節目,得到了全體村民的贊賞。
活動中,隊員們了解到了更多“非遺+脫貧”的新模式,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精彩與魅力,領悟到了亞魯王文化精神的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帶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次走訪調研,湖北科技學院“傳蠟染非遺,育文化扶貧”貴州省幫扶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為豐富的理解。
作為當代新青年,團隊成員一致表示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堅守這份熱愛,真正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為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編輯:胡慧娟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左圖:9月24日,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副院長、教授牛海濤使用新一代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妙手”為貴州省安順市的患者...
來自舊石器時代的石器、骨器等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兩座距今1萬多年的墓葬,以及伴生的人類頭骨化石,水、陸生動物遺...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是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承載文化客廳的重要作用...
簰州說唱簰州圓子嗚嘟非遺美食好聲音肉質鮮嫩、鮮而不腥,輕咬一口,唇齒留香。上午,由嘉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舉辦,嘉魚縣文...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是2011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廳批準、與湖北科技學院共建的“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秉...
光明網記者黎夢竹光明日報記者曾毅10月13日晚,隨著舞臺上一場場“浙江好腔調”曲藝專場節目展演陸續呈現, 2020全國非遺曲藝...
在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肩負重大歷史責任和時代使...
【記者手記】?光明日報記者丁艷王勝昔崔志堅劉江偉張帆在中原大地行走,看得最多的是黃河,感受最深的也是黃河。160多年前,...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報道:每當夜晚降臨,通山縣城小橋處河旁居民社區傳來陣陣鑼鼓聲和戲曲古韻調,悠揚的唱腔吸引戲迷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