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wǎng)訊 通訊員阮婭慧、譚菁報道:“村干部一家6口都是貧困戶……”“幫扶對象死亡3年卻仍在領取移民補貼……”日前,在“大數(shù)據(jù)”顯微鏡下,黨員干部擅動扶貧“奶酪”的微腐案,一件一件浮出水面。
今年4月份以來,通山縣本著“隨核隨改、隨查隨處”的原則,啟動2020年運用“扶貧和民生領域政策落實監(jiān)察系統(tǒng)”開展監(jiān)督檢查工作,對省紀委交辦的2305條問題線索進行全方位“掃描”,對查實的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進行從快整改、從嚴查處。同時,把黨員領導干部、財政供養(yǎng)人員、村干部等“三類人員”作為重點督查對象,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線索集中的項目事項作為重點內容,聚焦虛報冒領、擠占滯留、貪污挪用、截留私分等重點問題,對基層“微腐敗”實行“精準打擊”。
為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實效,該縣還成立了2個巡察督導組,圍繞全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6家業(yè)務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情況、入戶核查情況進行巡查督導,先后下發(fā)巡查督導通報3期,反饋并要求限期整改問題16個;下發(fā)督查交辦清單26份,現(xiàn)場解決問題38個。
截至目前,省紀委交辦該縣的2305條問題線索,已查實210條、查否2095條,查實率9.1%;追責問責45人。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