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黨務 >> 時代先鋒 >> 正文

矢志不移為苗木 帶動鄉親奔富路——記通城縣沙堆鎮坪坳村一組組長吳小克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11-03 15:20

●記者 陳婧 攝影 趙忠志 ?通訊員 王春紅 熊蘭妍

走進通城縣沙堆鎮坪坳村,一條干凈平坦的水泥路曲折蜿蜒,將四散在山腳各處的房舍串聯起來。房前屋后的田地間,山茶、紫薇、桂花、金錢橘等苗木長勢良好。苗圃內,黨員吳小克正手把手指導村民進行秋季管理,為苗木安然入冬做足準備。

吳小克于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年54歲的他,曾是一名靠土地刨食的普通農民,樂觀向上的他不肯向命運低頭,通過自學苗木種植技術,走上創業致富之路,并將技術無私傳授給鄉親,帶領群眾發展壯大苗木產業,謀求幸福生活。

■艱苦創業種苗木

“過去,坪坳村山多地少、交通閉塞,由于耕作條件差,沒有主導產業作支撐,當地村民的物質生活十分匱乏。”坪坳村黨支部書記杜雄輝介紹說。如今的坪坳村,林中植被繁茂,田間苗木依依,即便已經臨近寒冬,村里的角角落落卻因為各類花果苗木的點綴,顯現出勃勃生機。

是吳小克拉響了坪坳村脫貧致富的“沖鋒號”。

90年代初,吳小克進入通城縣園林局工作,苗木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他聯想到了自己的老家。“我們村是典型的丘陵地,處處都是低矮的山頭,種莊稼人力成本高不說,產出也低。如果苗木種植能在村里發展起來,大家伙也就有了討生活的生機。”抱著試一試的決心,吳小克辭去工作,買回各類專業書籍,在家專心學起了苗木的栽培管理技術。

第一年,吳小克將家中的1畝蔬菜地鏟除,栽上了杉木。經他精心養護,杉木長勢良好。他又鏟除3畝蔬菜地,照著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實踐起柑橘、桃樹等樹木的育苗。隨著育苗經驗的積累,吳小克也在謹慎的擴大苗木種植面積,期間,因誤操作或陰雨、霜凍天氣導致苗木大面積死亡是常有的事情。

為提高栽培技術,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吳小克大量訂閱《苗木栽培技術》等報紙雜志,并自費參加各類園藝培訓班,還經常到外地參觀苗木市場,學習苗木新產品的栽培和經營方式,同時也利用這種機會結識苗木經銷商,訪友取經。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發展,吳小克的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由3畝擴大到50畝,年銷售額達10多萬元。

■帶動鄉親同致富

“紫薇較耐寒,但幼苗期應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三年生以上的成株則不用保溫。紫薇耐旱,怕澇,每年可于春季萌動前和秋季落葉后澆一次返青水和凍水,平時如不過于干旱,則不用澆水,雨季要做好排澇工作,防止水大爛根……”10月29日,在坪坳村一組農戶劉細鳳家的苗木地內,吳小克耐心的傳授著紫薇的種植訣竅。

以前,劉細鳳一家的收入來源全仰仗家中的幾畝薄田,因收成有限,日子過得拮據。眼見吳小克琢磨著種苗木,收入一日多過一日,便動了心思,跟著種起來。

“我擔心他會生氣,說起來畢竟會和他搶生意。哪曉得他一點兒也不藏私,手把手教我種不說,市場上哪種苗木賣得俏,他一回來就告訴我,喊著大伙一起種。”劉細鳳樂呵呵地說,如今,他家的苗木地已經擴建到了15畝,一年可增收6萬左右,極大的改善了生活。

在坪坳村,像劉細鳳一樣,跟著吳小克種苗木的村民不在少數。

2004年,吳小克擔任坪坳村一組組長,結合“雙帶”致富工程,他帶動5戶農戶共同創業,大力發展苗木產業。

隨著苗木種植面積的擴張,一度出現生產一哄而上,品種“小而金”、“亂而散”的狀況。為此,吳小克提出打造苗木“坪坳”品牌。他聯絡全村苗木種植能手和銷售能人組建了坪坳村苗木協會,實行抱團創業,給全村120余戶農戶提供傳、幫、帶、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統一標準定價,價格公道合理,品種優質對路……坪坳村苗木以標準化的品牌運行策略贏得了市場,訂單紛至沓來,產品遠銷三省十多個市、縣。全村苗木從開始的150畝發展到現在450多畝。

■服務群眾肯擔當

除了在苗木種植方面無私給予“傳、幫、帶”,在村公路、當家塘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吳小克也是盡心盡力沖鋒在前。

“2006年以前,我們一組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收苗木的車進不來不說,騎輛自行車都得下來推。吳小克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發動全組青壯年,全憑人力修出了一條長4000米,寬4.5米的道路。”一組村民聶明秋回憶說,整整兩年,吳小克扛著鋤頭等工具,起早貪黑,終于讓這條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

讓聶明秋最感動的,卻是吳小克多年來對她家給予幫助,不求回報。

聶明秋是單親母親,獨自撫養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由于家中沒有勞動力,是村里的貧困戶。“種植苗木,挖山擔土,不適合一個弱女子。”吳小克一番琢磨,想到了生豬市場近些年行情不錯,便推薦聶明秋去養殖大戶那里學技術,并幫她申請5萬元扶貧貸款,作為啟動資金。

“如今,我一年養60多頭豬,行情好的時候,一年能賺十幾萬,再也不用為小孩子的學費發愁了。”聶明秋樂呵呵地說。

走進如今的坪坳村,年收入超5萬元的苗木專業戶有10多戶,這些懂技術、會經營、能管理、善營銷的能人,成為坪坳創業大潮中一道亮麗風景。

“十多年來,吳小克直接幫扶的農戶達到32戶。他總是無償向前來取經的群眾介紹苗木致富經驗,并免費傳授技術,免費代銷產品。對于經濟拮據的困難難戶,不僅免費提供種苗,甚至借錢給他們購買生產資料。”杜雄輝說。

對于自己的所做的一切,吳小克滿不在乎的揮揮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老百姓服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我的能力不大,但盡自己所能幫助身邊有需要的群眾,就是我最大的收獲和幸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胸前是黨徽,心中是群眾 ——記赤壁市赤馬港街道砂子嶺社區黨委書記鄭琦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