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記者走進通山縣龍燕湖無花果基地,一股清新的果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150多畝的無花果樹青翠欲滴,一顆顆或紫紅或油綠的果實像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迎接著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游客。
“基地每天的產量在200斤以上,每天來采摘的人比較多,需要提前預訂。”陳剛告訴記者。
今年52歲的陳?剛是通山縣人,2013年底回鄉創辦了通山龍燕湖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
一塊石材闖天下
通山縣洪港鎮以出產石材聞名。
上世紀80年代,洪港鎮政府建起洪港楊林石材廠,專門生產大理石。該廠以誠信、共贏、開創的經營理念,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產品遠銷省內外。
1991年,21歲的陳?剛慕名來到了該廠當工人。他從選料、打磨開始做,經過幾年努力,慢慢成了辨別大理石品質好壞的行家里手。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到市場經濟沖擊,該石材廠面臨轉型,由公辦企業轉為私營企業。
“市場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動著生產者和消費者做出各自的決策。”陳?剛說。
2000年,陳?剛決定離開石材廠,獨闖沿海地區。經過多方打聽了解行情,他來到了上海,專門銷售洪港鎮楊林石材廠的產品。
在上海,他帶著優質大理石產品,去各家房產公司和裝飾公司上門推銷,由于物廉價美,經過幾年努力,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好的產品要有更大的市場。
為了找到更大的市場,吃苦能干的陳?剛到處投廣告找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6年,東亞聯合控股集團聯系到了陳剛,公司的建筑工程需要的大理石,由他負責提供。同時,讓他負責河南的建筑工程。
舞臺越大,格局越大。
陳剛在河南的建筑、裝飾、建材行業越做越大。
荷包鼓起來的陳?剛想到了家鄉的父老鄉親。
一次拜年歸故鄉
月是故鄉明。
陳?剛的妻子是通山縣燕廈鄉北沖村人。
2013年春節,他和家人到北沖村拜年。十多年過去了,通山的一山一水還是讓他歷歷在目。
談起通山縣,陳?剛如數家珍,通山縣東有道教名山太平山,南有華中勝景九宮山,西有百洞之山大城山,北有森林公園大幕山,山中有“水上樂園”富水湖及“地下長廊”隱水洞,已經形成兩個“龍頭”景區——九宮山、隱水洞,已成功建成銀河谷、太陽溪、騰龍溪、盤龍溪四家高山原生態漂流景區,已形成“游山、玩水、探洞、觀古民居、謁闖王陵、品農家樂”等旅游格局。
青山綠水給了北沖村人以靈氣,心靈手巧的通山人還創造出木雕、刺繡、剪紙、繡花等民間工藝品,既體現了獨特的鄉土風味,也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但是北沖村山還是那荒山,水還是那水,沒有被最大利用,造福于民。
北沖村村黨支部書記成純保聽說陳?剛有回鄉投資的想法,馬上找到他。介紹本地的地質地貌,北沖村是呈東北向西南走向的褶皺斷塊的山地,特點是中低山區、群山起伏連綿,地貌形態以低山丘陵為主,溝谷縱橫。獨特的區位、優良的生態,秀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為投資者提供了堅實基礎。
陳剛對記者說,北沖村南有華中勝景九宮山,北有“地下長廊”隱水洞,可打造通山旅游第三極,加快發展富水湖周邊地區,從而與兩個龍頭景區形成旅游環線。
造福于民的機會來了。說干就干。
經過半年多的考察論證,流轉土地2900畝,陳剛成立了通山龍燕湖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
一同發展共富裕
在鄉村振興大戰略下,一定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陳?剛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目前,通山龍燕湖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發展了苗木種植為特色的農業產業,現有苗木基地1800畝,果園基地600畝,養殖基地500畝,苗木總數達30萬株,有20余種稀有名貴品種花卉。
走進苗木基地,滿眼都是金絲楠林、竹柏、熟生艷紅紫薇、紅楓、橙之夢、丹桂、紅花玉蘭、紅葉櫻花、紅葉美人梅、貼梗海棠、軟籽紅心石榴、楊梅等,形成了四季花開、繁花似錦的景觀風貌。
600畝果園基地,依托豐富的苗圃資源,大力發展以觀花觀景、水果采摘、參與式勞作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產品。
“打造‘湖北省內獨一無二的路亞基地 ’旅游品牌,打造花果景觀、水上消費體驗活動,培育夜間休閑經濟,將民俗的節慶活動、生活習俗、餐飲、生產生活工藝融入到旅游產品中,推出游客參與、體驗的具有互動性的特色旅游項目。同時打造中高端的旅游度假配套設施,豐富旅游服務體系,深度挖掘文化進行延伸,形成具有獨特風格差異化發展的旅游度假區。”陳?剛說。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通山龍燕湖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對村民進行培訓,提供工作崗位,增加村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和家庭收入。目前有100多名村民受益。
54歲的村民成金林,在廣東、浙江、福建務工多年,由于無一技之長只做苦力,沒掙到什么錢。2014年來度假園除草施肥,每月3000多元工資,年終還有分紅。他笑呵呵地對記者說,家門口務工不僅照顧了家人,還蓋起了二層小洋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郵儲銀行崇陽縣支行“楚農貸”助力秋糧豐收
下一篇:
崇陽鑫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根楠竹的歐美之旅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黃鶴樓酒業設立文藝創作基地。市文聯文藝創作基地創建工作2017年...
咸寧網訊記者李嘉、見習記者劉珊珊、通訊員何兵方報道:5月21日,一場陣雨過后,記者來到通城縣麥市鎮何塅村三組果藥基地。老...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嘉魚縣舉行光年城堡文藝創作基地暨咸寧市文藝家工作室掛牌儀式。...
咸寧網訊通訊員廖彧報道:“這幾幅楹聯書法作品,既有赤壁羊樓洞本土元素,又道出了茶廉文化內涵。近年來,赤壁市紀委監委結...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通訊員龍鈺、謝天宏報道:2月3日,立春時節,嘉魚縣潘家灣鎮羊毛岸村桃花源生態珍禽養殖基地里...
云基地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建,共設立6個展廳,除序廳和尾廳之外,共有4個主題展廳,分別是:“新時代國家安全概述”展廳、...
咸寧網訊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徐棟報道:11月5日,在通山縣九宮山鎮畈中村洪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
3月1日,春意融融,嘉魚縣潘家灣鎮金潤農業蔬菜種植基地,前來裝運蔬菜的車輛排起長龍,田地里農戶正在搶收花菜。
該基地主要以國家林木良種“藍美1號”示范性種植為主,輔以其他優質藍莓品種,打造集品種展示、種植示范、農技培訓為一體的藍...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尹泓熊熙桃花樹下雞成群,鐵皮棚中雀成雙……石大紅的生態珍禽養殖基地生機勃勃。石大紅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