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繼續回調,上證指數再度接近3月中旬的階段性低點。交易情緒明顯降溫,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收縮至8000億元以內。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方面,10年期美債利率上行,美元指數接近兩年前高位,加息預期下,美股上周五全線殺跌。
本周機構觀點認為,當前A股市場在資金面、情緒面等多個指標上均顯現底部特征。從中長期視角看,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季報披露結束,美聯儲如期加息等三因素落地,中期修復行情有望在5月漸行漸近。
美聯儲加息縮表預期升溫
在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升溫,導致近期美股連續殺跌。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5%。其中,道指暴跌近1000點,創2020年10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延續漲勢,10年期美債收益率日內一度升至2.94%,創三年半以來新高。
消息面上,美聯儲臨時主席鮑威爾21日表示,在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寬松的環境下,將在5月利率會議上考慮加息50個基點,并表示此后可能需要進行類似的加息。
興業證券表示,通過復盤歷次美聯儲加息期間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發現在美聯儲加息周期的前期,在長端利率抬升的預期下,以遠期現金流貼現為主的納指下跌,即首先是加息的預期反映在股價中;在加息周期的中后期,由于經濟動能走弱,納指會有更大幅度的調整,即對未來企業盈利的擔憂會體現在股價之中。
關于本次美聯儲的加息周期,興業證券認為,與歷史相比,美聯儲此前一再拖延加息縮表的進度可能會使美國未來面臨經濟走弱、流動性收緊的尷尬境地。而對加息和縮表速度的把握則需要美聯儲在“長痛”和“短痛”之間不斷權衡。但無論權衡的結果如何,實質性收緊的號角總要吹響,未來以遠期現金流貼現為主的資產可能進入負“重”前行階段。
A股多項市場指標顯露底部特征
上周A股市場同樣明顯調整并呈普跌跡象,前期有相對表現的低估值“穩增長”板塊也有所回調,日均成交額萎縮至8000億元以下,已降至2021年6月以來的低位。對此,多家機構分析認為,A股市場在資金面、情緒面等多個指標上均顯現出底部特征。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團隊表示,一方面,A股市場“政策底”“信用底”或已大致確認,后續“盈利底”也將在中期逐步完成;另一方面,市場的估值、情緒指標也已進入了市場的底部區域,后續雖然仍存在繼續下跌的可能,但就賠率而言空間已相對有限。因此,中期視角下雖然市場磨底過程可能會持續反復,但投資者也無需過分悲觀,應耐心等待市場完成“U型底”的構筑。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同樣表示,從交易層面看,市場近期成交對應換手率水平已接近2%左右,處于歷史低位,產業資本凈減持規模也出現較明顯下降;從估值來看,經歷調整后滬深300的股權風險溢價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標準差,接近2020年3月低點的較極端水平估值;從市場行為來看,前期有相對表現的“穩增長”題材出現補跌跡象。
整體而言,中金公司認為,目前市場在政策、估值、資金、行為信號方面已部分顯現底部特征,維持目前市場處于“磨底期”的判斷,雖然短線市場可能仍有反復,但中長期看機會逐步大于風險,對于后市表現不必過于悲觀。
在對“磨底期”持續時間的判斷上,中信建投證券預計,回顧2005年至2020年間的五輪經濟復蘇經驗,A股大概率將在二三季度確認“盈利底”。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預計二季度擴大投資相關政策將加力提速,供應鏈疏導和消費刺激并舉,基本面預期有望逐步改善。預計地產、基建和消費三條主線將在5月逐步同步復蘇。
聚焦低風險特征板塊
在盈利預期模糊和風險偏好下降的整體背景下,近期賣方機構將關注點持續聚焦在低風險特征板塊上。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表示,當下A股市場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勝于業績“增長”本身的價值,低風險特征應聚焦于低估值、有業績、業績確定的股票。建議投資者關注持有實物資產并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行業方向,如煤炭、化工資源品、銀行等板塊;以及政府支出主導的公共投資方向,如建筑、電力電網、風電、光電等。
中信證券持續建議投資者緊扣“穩增長”主線,堅定布局估值低位和預期低位品種。此外,近期可重點關注一季報有望超預期品種,建議聚焦在光伏、半導體、白酒、中藥、建筑板塊。
西部證券策略團隊表示,二季度市場情緒修復將是確定性的。但從更長維度看,投資者需關注的是在反彈之后,未來市場整體投資風格的變化。結構上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隨著通脹預期逐步升溫,CPI相關的農業、必選消費板塊仍是全年的主線行情;二是疫情后業績修復預期較強的快遞物流、餐飲旅游、機場航空等板塊,有望引領市場反彈;三是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受疫情擾動較小的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傳統消費板塊,也有望迎來轉機。
汪友若?上海證券報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恒指回補缺口 構筑“雙底”后有望反轉
下一篇:
三大指數集體低開 汽車板塊領漲
新年首周, A股市場投資者“購買力”爆發!筆者認為,隨著注冊制的推進和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提升,中長期資金加快入市,投融...
在春節長假期間海外股市與大宗商品價格普遍走高的背景下,來自私募業的最新策略觀點顯示,多數私募機構看好A股市場將在牛年迎...
截至12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當日凈流出4.08億元。安信證券指出,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加大了對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醫藥、基礎化...
30年來,伴隨著規模的擴張, 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包括公募基金、險資等在內的機構投資力量不斷增強,推...
4月7日這一筆大宗交易為機構專用席位折價2.37%賣出, 4月8日機構專用席位折價0.13%賣出, 4月11日的3筆大宗交易,機構專用席...
以影視娛樂為例,據燈塔實時數據,截至2月17日, 2021年春節檔票房收入已超75億元,遠超2019年55億元的春節票房收入,刷新春...
百奧泰董事、總經理LI SHENGFENG(李勝峰)博士現場回復機構投資者提問◎記者張雪○編輯全澤源3月8日下午,百奧泰、先惠技術...
日前,白酒、軍工、新能源等前期機構抱團板塊迎來輪番回調,多行業指數日跌幅超過3%,引發市場關注。不過,抱團松動趨勢也于...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記者發稿,已有421家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年報,其中超過六成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汪延煜、徐世崇報道:今年以來,通山縣教育局堅持以黨建引領教育發展,在全縣教育系統71個黨支部、1300...